第30节:周宝生:一个人和一个村庄的传奇(7)

科技园区基建工程发包时,两个包工头提着烟酒来到周宝生家里。周宝生一脸不高兴,对他们说:"凡拿东西来的,一律免谈。"包工头以为周宝生是嫌东西少了,随即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说:"一点小意思。"周宝生严肃地讲:"歪门邪道在我这里行不通,你们凭实力竞争,我有我做人的准则!"两个包工头不好意思地走了。通过公开竞标,这两个包工头还是拿到了这项工程。完工后,他们说;"老周这个人太抠、太正统了。我们虽然没有赚到多少钱,但人格却得到了尊重。"

在官桥八组,如果按劳分配,周宝生的工资收入应该是最高的。可实际上他每月领取的只是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与专家的收入相比,只能算个小零头。就是各级组织发给他的奖金,他也全部交给了组里。1997年,周宝生的儿子考上大学。公司的几位老总闻讯后,凑了2000多元钱到他家里去祝贺,受到了热情接待,但所有礼金却被一一退回。

周宝生对自己的事情不在意,但对组里每一天发生的事情都十分留心,对群众的疾苦更是关心备至。组里有位老人耳朵化了脓,周宝生主动上门看望,并拿出1000元钱给老人,还安排专车送他到武汉治疗;一位中年妇女摔成重伤,周宝生不仅亲自为她联系医院、医生,还发动村民和员工捐款5000元,从组里福利中拿出11000元资助她治疗;为了帮助组里一位残疾人就业,周宝生亲自落实资金,送他读书学医,待他学成归来,又安排他到医务室工作……

谈起周宝生,大家都掩饰不住对这位领头人的敬重和钦佩。在他们心中,周宝生是主心骨,是顶梁柱。今天,官桥八组有了新的顺口溜:"党员带领咱,企业办得欢,口袋有了钱,生活甜又甜。"

作为八组兴办的田野集团的董事长,周宝生负责上亿元资金的运作,为大伙儿的事他花钱很大方,对自己却抠的很严,在他身上看不到半点骄奢之气。企业员工多次提出给他增发奖金、加工资,都被他拒绝了。出差在外,他极少光顾风景名胜区。集团的党员自觉向他看齐,在各自的岗位上争当表率,树起了一面面鲜艳的旗帜。

早些年,有个别曾经与周宝生患难与共、一起奋斗的人离开了八组集体,办起了私营企业,一下子"发"了。可周宝生不眼红,不动心,始终把自己的利益与八组群众的利益捆在一起,领着群众一起干,为群众的共同富裕梦而操劳。"说实话,我也有较好的致富条件,可以让自己先富起来,但我想,共产党员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应该把个人的财富看淡一点,把群众的利益看重一点。群众信任的目光和幸福的笑脸,就是对我的最好奖赏。"周宝生如此袒露心迹。仅从官桥村八组残障人这最普通、最弱势的农民的幸福中,我们深刻地读懂了周宝生的幸福。

在带领八组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同时,周宝生还注意帮助其他企业和单位克服困难。1996年,嘉鱼县床单厂停产倒闭,1000多名职工的生活没着落。田野集团公司主动租赁经营这个厂,安排了一部分职工上岗,并为下岗职工发生活费、缴养老金。官桥八组为此作出了1600多万元的贡献。阮家山村是一个边远村,群众饮水困难,不少人饮用污水而患病。周宝生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从组里拿出2万元,帮助这个村及时改善了饮水条件。1998年簰洲湾溃口,周宝生一夜没有合眼。他主持召开党委会,动员八组群众捐款捐物,第二天一早便将10万元捐款和500多件衣物送到了灾民手上,还主动接收安置了部分灾民……

勇立潮头:走上了一条长盛不衰的可持续之路

2006年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开局元年,而作为地处鄂南山区的咸宁其经济相对落后其他市州,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更为紧迫。这年春,咸宁市委书记李明波率队专程到官桥八组探寻新农村建设答案。在与组长、田野集团党委书记周宝生一番长谈后,李明波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官桥八组就是一个现实的蓝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