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王皓 银球世界里的王者风范(4)

王皓小时候不仅淘气,胆子还特大。爬个树上个房的也就不说了。3岁多时,有一天下午,他在姥姥家附近玩儿,趁大人不留神,嗖嗖嗖地爬上了双杠滑梯,玩这种滑梯时要用手臂和腿夹住双杠往下滑,可王皓刚一上去就从杠子中间漏了下来,摔的那个惨样就别提了---在医院躺了两天才醒过来,医生说这是摔出了轻微脑震荡。伤养好之后,王皓的脾气一点儿也没变,该怎么淘气还怎么淘气,并且在日常的"淘气"生活中表现出了比普通孩子好得多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小的时候,王皓有辆三个辘轱的儿童自行车,他骑着这辆车,能在两三平方米大的地方熟练地转圈儿,一圈接一圈,乐此不疲。

虎虎生威的气势、熟练的反手横打和富有想象力的进攻是王皓在赛场上给人的最大印象。然而在赛场下的王皓性格非常内向,说起话来也吞吞吐吐,加上稚气未脱的孩子脸,实在很难令人相信这和赛场上的是同一个人。可在妈妈的记忆中,儿时的王皓很淘气,凡事都要拔尖,喜欢跟自己较劲。长大了,那股争强好胜的劲没变,可性格却变得内向了。"王皓小时候,我喜欢把他打扮成女孩样,走到哪儿,大家都特喜欢他,让他表演个节目什么的,他从来不会害羞,都是大大方方的。小时候打比赛,也总是又喊又叫,气势特足,像只小老虎。"王皓则说,现在平时训练,我也有意识在培养自己的霸气,尽量让自己在场上兴奋起来。

"直拍横打第一人"如此练就

1990年3月,7岁的王皓和爸爸在电视上看到长春市少年宫招收少儿乒乓球学员,教练正是王皓的父亲当年的乒乓球老师刘宏祺,爸爸马上就带着儿子来找刘教练。刘宏祺见他的素质不错,就把他留下了。

当年,薛瑞坤在长春市少年宫担任教练工作。他第一次看到王皓,就被王皓吸引,"王皓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虎头虎脑,生龙活虎,身体素质比一般的小孩好,也壮实很多。看起来挺腼腆,胆子却很大。在我第一次让他与同批的小孩轮流依次跳挡板时,其他小孩看到挡板畏首畏尾,吓得目瞪口呆,而王皓却纵身一跃而过。"

薛瑞坤对王皓的打球灵性赞不绝口。"记得我给和王皓同批的小孩第一次做考核时,让他们用球拍颠乒乓球,从来没有拿过球拍的小王皓一次能够颠五、六个球,而其他小孩甚至连球拍都拿不稳呢。更让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我再次让他们颠球时,王皓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居然一次能颠三四十个球。半个月后,王皓的表现与众不同,别人颠球也就二三十下,他可以颠到好几百个不掉。两个月后,上台子打球,别人的动作还没成形,他就已经有模有样,动作非常好看。于是我就暗暗想,这真是个练球的好苗子,自从第一测试后,王皓每天都在家里对着墙壁托球,嘴里还一直念念有词:'1∶0、2∶0、3∶0……'"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瑞坤提起爱徒,记忆仍是无比生动鲜活。"那时的少年宫条件很简陋,水磨石地面,高不到3米,其实就是少年宫的一个大走廊。有时正训练,走路的人会不小心把网撞歪。小王皓从不抱怨,一门心思练球。你这样陪他,他心里知道,可嘴上从不说感谢,话很少,就是用实际行动让你高兴,告诉你辛苦不白费。"

当时正是横板打法盛行的时代,"直板横打"这种说法还没有流行,大家都管直板反面也能进攻的打法叫"AB面",刘宏祺就为王皓选择了这种"AB面"打法。刘洪祺说:"我一是想选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二是比赛特定的要求有直板运动员参加,选拔出来好的直板运动员肯定将来能够参加大型比赛的机会要多;三是AB面打法是个新打法。新打法自然而然有争议,我们教练当中也有人说这是冒险,王皓小时候成绩很好,学前打冠军,一年级打冠军,二年级打冠军,为什么你拿这个运动员来冒险呢?我说我个人认为这不是冒险,王皓是有培养价值的,而且能够出来。"虽然也想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大家发现王皓在比赛中不但不吃亏,还能占到不少便宜,于是就坚持了下来。王皓由于打直板手小握不住球拍,父亲就亲自设计了一个特殊的球拍。

为了调动王皓练直拍横打的积极性,薛瑞坤曾采取"以一抵二"的策略,也就是说在比赛的过程中,王皓用直拍横打每得一分就算两分,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这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往后在与教练和其他小队员的对练中,王皓直拍横打的使用频率就慢慢地提高了,以至于直拍横打已经成为了一种条件反射的动作,收发自如,得心应手。

当然,早在王皓之前,刘国梁和马林这两大直板名将早已运用过"直拍横拉",但他俩都是"半路出家",并且这项秘密武器只是作为补充技术在使用,比赛打到精彩处,偶然会使用一两板。而王皓,则是把这项技术演练成了自己的绝技。在世界乒乓球历史上,直拍反手不用推挡而直接用反面进攻的,王皓是第一人。

今天回过头来总结弟子成功的原因,薛瑞坤认为除去天赋、机遇等因素外,勤奋与投入最重要。"我训练时,包括现在,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抓紧时间,跑步捡球。但从未对王皓说过。不用你说,他嗖嗖嗖追着球就跑过去了,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捡回来。而且从未有过一边唠嗑,一边打球的事,别人一堂课效果有1/3,他恨不得能达到3/3。"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