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绝大部分进出口贸易都要通过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同时,中国通往中北非的海运航路也有许多途经索马里海域。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1~11月,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中国船舶共计1265艘,有83艘受到海盗不同程度的袭扰。交通部公安局张玉胜局长介绍说,仅9~12月,中国中远集团就有240多艘船只经过亚丁湾,其中1/4的船只受到海盗袭扰。中远集团安全技术监督部总经理陈正杰说,中远集团最多时一天就有5~6艘船舶经过该海域。从11月1~21日短短的21天里,中国远洋集团所属的船舶就有20艘遭遇海盗袭扰。13日,在肯尼亚沿海拉穆附近海域航行的中国天津远洋渔业公司“天裕8号”渔船被劫持(2009年2月8日17时,渔船和全体船员安全获救),船上共有24名船员,其中包括16名中国人、1名日本人、3名菲律宾人和4名越南人。有数据统计,截止2008年11月20日,已有41名中国人被索马里海盗劫为人质。12月1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安理会索马里海盗问题部长级会议上表示,中国正积极考虑近期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加护航活动。就在此后几个小时,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总公司圣文森特籍“振华4”号——6万吨级特大件运输船——在亚丁湾水域受到海盗袭击。虽然,经过5个小时紧张对峙和激烈交战,最终在多国部队的协助下“振华4”号的船员们成功地逼退了海盗,但这一事件再一次表明中国海运在索马里海域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香港、台湾也是世界上的海运“大户”。据台湾“交通部”的资料显示,台湾每年在亚丁湾航行的船只大约在500~600艘。港台船舶在途经亚丁湾时,自然也是海盗袭击的重要目标之一。2006年,1艘台湾渔船曾在该海域被劫,1名大陆辽宁籍船员被杀,在船东支付了150万美元的赎金后,幸存的10名船员获释。2008年9月17日,1艘中国香港货轮在索马里附近海域遭劫持,船上共有25名船员,其中24人是中国公民。在船东交纳了赎金之后于11月19日获释。此前一天,中国香港1艘货船也被劫持。《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生子多起海盗袭击事件,但还没有一艘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被劫持的事件发生。美国官员解读这一现象时说,这表明海盗还不想直接挑衅美国海军。俗话说,马善被人骑,人熊被人欺。连索马里海盗都知道“专找软柿子捏”,看来,“不差钱”的中国在索马里海盗眼里还属于“软柿子”。
——马六甲海峡是中国海上战略通道的“死穴”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两洋”的门户,地处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航行。但1080公里长的马六甲海峡最窄处只有37公里,其中航道部分更窄,并且分布着200多个小岛和暗礁,极易被切断。虽然,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航线有10多条,可由于地理因素所决定,适合海上石油运输特别是超级油轮通行的航线并不多。有资料介绍,目前马六甲海峡每年有5万多艘轮船穿越,平均每天通过160艘,运输量是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可以说,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至今无法被取代。2004年4月26日,新加坡国防部长张志贤在包括美、俄、中等18国参加的西太平洋海军演习时指出:如果恐怖分子袭击马六甲海峡,对地区和世界贸易的影响将是“破坏性的”。每年来往于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的5万艘船只将不得不改道,货运费和保险费将激增,全球一体化供应链将陷于混乱。在美国眼里,马六甲海峡是其控制亚洲尤其是控制东亚的咽喉要道,是“美国随时准备扼住亚洲的喉咙”。同时,美国有大约25%的能源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输送。
对于中国来说,马六甲海峡可以说是中国经济血脉的关键所在。有专家预测,今后20年,中国除了需要进口大量能源,还需要进口铁30亿吨,铜5~6亿吨,铅1亿吨。目前中国的海上运输线路,主要有中东航线、非洲航线、东南亚航线、太平洋航线等4条。除从南美洲委内瑞拉等国进口石油走太平洋航线外,从其他方向获取石油都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因此,马六甲海峡一旦发生意外事件,中国将面临巨大压力。今天的中国军事实力,还不足以控制或影响马六甲海峡,一些西方媒体用“脆弱不堪”来形容中国的战略能源通道安全,一些西方媒体甚至认为“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掌握了中国的石油通道”。
当然,关注马六甲海峡的不仅中美两家。对于日本来说,马六甲海峡承运着其80%的石油运输和50%的其他货物运输。随着日本政治、经济上与欧洲、中东及非洲交往的不断增大,马六甲海峡成了日本的“生命线”。印度则把马六甲海峡视为其进入太平洋的门户。印度的防务专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印度洋控制战略”,并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印度最易控制的世界战略通道”。目前,印度已在马六甲海峡西部入口处修建了海军基地,并计划在2015年~2025年之前拥有3艘航空母舰,以确保印度在印度洋和两洋接合部利益的安全。巴西以及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煤等大宗矿产品运往东南亚市场,也要走马六甲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