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纲领(1)

(二)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经验的借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中国仍处于西方国家的包围和封锁之中,但中共领袖高度关注着世情的发展与变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战后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转移,使战争中最先使用的高科技成果及时应用于工农业等领域,直接带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原子能、雷达、声纳、喷气式、火箭技术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巨大发展。而各个产业的联动作用,从而使得西方世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了科技革命的高潮。

同以往只涉及自然科学某个领域和某些工业部门的科技革命不同,这一时期的科技革命几乎在各个科技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得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着距离变化。由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步入到后工业时代,因此,探讨人和社会的现代化、现代性的问题成为一种世界思潮。

五、解读

尽管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中共领袖始终未能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他们的确都在一直致力于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中共领袖对于超英赶美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有着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如在1959年年底至1960年年初,毛泽东在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曾谈到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的问题。此后,他在会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还谈到“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1963年,周恩来谈到远期的奋斗目标时也指出,“我看不要把走在世界最前列作为重点,还是提四个现代化。”

尽管超英赶美的目标没有放弃,但似乎中共领袖对此问题的长期性有着越来越清醒的认识。与其不切实际地幻想,莫不如脚踏实地地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时候,中国也提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四个现代化”思想。而且随着时间的演进,中共领袖对于现代化的内涵和发展步骤都作出了越来越明晰的概括,从而为我国的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对于以后我国能够集合全国之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都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第十二章?

巨龙腾飞绘蓝图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纲领

一、廓清理论盲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一)“文革”结束与“洋跃进”出现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无论是中共中央还是普通百姓,都希望在“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出现崭新的景象,开创新的局面。

1977年9月,李先念、余秋里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委托,负责重新修订《十年规划纲要》。新的《十年规划纲要》,是在1975年规划纲要基础上修订形成的。新纲要与原纲要一脉相承,只是其中的一些指标做了重新修订。

《十年规划纲要》提出,从1978 年到1985 年,我国要新建和续建120个大项目。粗错的算下来,该纲要的全国基本投资额度,差不多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初步估计,把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大约需要600亿人民币,其中仅宝钢一项就要200亿元。

为了实现《十年规划纲要》的目标,国务院又制定了八年引进计划。八年引进的项目包括支农工业、轻工业、石油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等方面,共需外汇65亿美元。1977年7月,中央政治局批准了这一计划。

1978年3月,中央又批准了一批追加的项目,从65亿美元扩大到180亿美元。

就这样,我国的建设很快出现了“洋跃进”的局面。鉴于国民经济中一些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状况和经济工作中急于求成的现象的出现,中共中央于1979年4月召开工作会议,制定“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在走过不少弯路、吃了不少苦头之后,党对于搞建设必须适合中国国情有了较深切的体验。邓小平指出:“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认为,要使中国现代化,至少有两个主要特点是要注意的: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陈云说,我们搞四个现代化,要“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