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长江三峡的世纪丰碑(3)

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前,三峡工程设计和勘探工作从未停止,但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羁绊和冲击,毛泽东在有生之年终未能展开三峡宏图。

20世纪80年代之初,正是中国拨乱反正、实行改革且面向世界敞开国门之时。这时,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初战告捷,大江截流成功,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七台机组全面投产。正是基于上述有利条件,“长办”主张乘葛洲坝工程奏凯的大好时机,一鼓作气,拿下三峡工程。

在水电部长钱正英的支持下,林一山带领庞大的设计队伍,夜以继日辛勤劳作,于1983年3月编制完成《三峡水利枢纽正常蓄水位150米可行性报告》,坝顶高程165米,利用超蓄水位至160.7米,可防御百年一遇洪水保护荆江大堤的安全。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年发电量650亿千瓦时,水库移民33.3万人。此报告也被称为“150方案”。

1984年4月5日,国务院于原则批准了“150方案”。

1985年3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三峡省筹备组的通知》,《通知》说,正在筹备兴建的长江三峡,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工程。为了保证三峡工程顺利建成,妥善安排库区移民,加快三峡地区的经济开发,中共中央、国务院认为有建立三峡省的必要。在三峡省正式建立前,先成立三峡省筹备组,并建立党组。筹备组由李伯宁等八人组成,李伯宁任组长和党组书记。此事一出,犹如箭在弦上,在许多人看来,三峡工程上马仿佛已无悬念。

但在1984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报告国务院,要求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提高到180米,以便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交通部也持同样看法。原来期待中的事情又发生了变化。

1985年4月,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在京召开,167位政协委员就对三峡工程问题单独或联合提出17件提案,建议缓上三峡工程。周培源、孙越崎、侯学煜等政协委员向中央上书题为《三峡工程近期不能上》的报告,列举了工程的投资、防洪、泥沙淤积、航运、发电、移民、安全等七大问题。李锐也再度上书中央领导,建议三峡工程在重大问题尚未圆满解决以前,考虑暂缓兴建。

由于在1985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对三峡工程的建设投了反对意见,使得三峡上马暂时搁浅。其实,三峡工程的兴建一直是备受海外关注的问题之一。在1986年3月31日,美国《中报》董事长傅朝枢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邓小平会见时,曾向邓小平问起了三峡工程问题。邓小平说:“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时,才会决定开工,是绝不会草率从事的。”邓的这番讲话间接否定了“150方案”。

(四)一锤定音

鉴于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党中央和国务院于1986年6月联合发出《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进一步扩大论证,责成水利部重新提出三峡工程的可行性报告。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宣布,成立三峡工程论证委员会,对三峡工程的实施方案进行重新论证。水利电力部随即成立了长江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

1990年7月6日至14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听取论证领导小组关于论证工作和新编可行性报告的汇报。出席会议的有中央领导、民主党派负责人、一些学会的理事长、国务院有关部委与湘、鄂、渝等中上游沿江省市及地区的负责人以及特邀代表、专家共178人。会上,绝大部分人同意论证的结论“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更为有利”,少数人有不同意见。最终会议认为:新编可行性报告已无原则问题,可报请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审查。同年12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组织力量审查新编报告,并于次年6月审毕。

1991年7月9日至12日,审查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听取了十个预审组的预审意见。最终,审查委员会一致认为,在重新论证基础上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其研究深度已经满足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要求,可以作为国家决策的依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