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善良如诗(4)

读点·点睛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病,叫做忧郁症。它离我们很远又很近。选这篇文章的原因,就是它里面包含了深沉的人文关怀精神,关怀的对象就是忧郁症病人。

玻璃镇纸里的蝴蝶

闫荣霞

透过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芙的眼睛看出去的世界让人哀伤:“好像时光与永恒穿过她的裙子和背心,浮现出来,她看到人们悲惨地一步步走向毁灭。”

她忧郁了。

是人都会难过,会痛苦,虽然适度的忧郁有助于培养我们精神世界的深度,但是当有人因为在公共汽车上被人撞了一下就放声大哭,因为旁人一个无意的盯视就毛骨悚然,瞪着冰箱一上午都拿不出一碗菜,洗一次澡好像爬了一回珠穆朗玛峰,那他就是病了,忧郁成病。

以前觉得这样的病人离我很远,现在觉得他们离我很近。

我的一个亲人非让我剖开她的肚皮,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为什么会搅和得她这么难过不安。

我的一个男性读者跟我对视半天,结结巴巴说:“你是凉,凉……”我补充完,“凉月满天。”他骨瘦如柴,下巴上青稀的须根连成一片,用迟钝的舌头跟我说要去精神病院看医生。

还有我的小孩。四岁时被本地幼儿园老师虐待,在我的怀里哭着睡去,哭着醒来,怕死,怕黑,怕吃饭,怕喝水。现在我的小孩有着鲜洁的面容和快乐的神情。我真幸运。

还有辍学少女,十六岁,像花绽放,手腕上一道道割腕自残的伤。

……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他们孤寂而敏感,心灵是穿不透的城墙,却有着最柔嫩的脚掌,用它们走在铺满碎石的路上。

生活节奏太快,科技造成混乱,人与人冷漠疏离,传统家庭结构毫不留情地破裂,城市化造成深广的孤独,信仰和宗教衰微,伦理和政治暗淡,生命意义晦暗不明,找不到生活的方向,这个世界如此令人恐慌,于是忧郁者就采取了报复行动,只不过他们的刀尖向内,用怒气伤害自己,而避免伤害所爱的人们。

而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看来,生活如此愉快,忧郁症患者的所谓忧郁更像耍赖,他们在要挟别人把目光关注在他们身上,替他们解决生活烦恼,帮他们拖地、洗衣、付账。但是,谁愿意用病症赶走亲人,用忧怒拣选友人,用麻木轰走情人,用痛苦取悦路人? 做一个勒索者幸运,还是做一个被勒索者幸运?

可是我们不管,昨天,当我听到一个邻居女人说:“我得了忧郁症。”那一霎,我的眼睛竟然放射出“幸亏不是我”的光,然后,面对她痛苦的唠叨,又留给她一个昂头离开的背影,这个背影甚至在向她炫耀:“看,我多快乐。”

真罪恶。

没有谁不愿意幸福、快乐,只是他们做不到。朋友离开,他们无法挽留,亲人厌弃,他们无力反抗,世界苛待,他们只能瘫坐在一隅,呆呆地瞪着面前一尺见方的墙壁。看着陷在忧郁里的人,真的感觉像在观赏被一块玻璃镇纸封住的蝴蝶,颜色栩栩如生,说话直达耳畔,可是,他们说的话我们无法理解,我们说的话他们无法做到,到最后尴尬互瞪,彼此僵视,像是来自不同的两个星球。

假如我们明明理解不了他们“那一国”的语言,但能够作出理解的样子,或者虽然做不出理解的样子,但做出努力倾听的样子,就足够慈悲。若你肯拉着他们的手直到他们慢慢入睡,甚至肯在他们的床边唱一首摇篮曲,你就成为他们精神上的绿荫、清水、温暖的火炉和酷烈骄阳下的遮阳板。不要转身就走,不要指指点点,不要让我们的面孔模糊成一张张青色的脸,嘴巴里喷吐出灼烧人的内脏的火焰。

忧郁的反义词其实不是快乐,而是活力。我们没办法把他们的身体变成漏斗形的容器,然后把活力一股脑倾注进去,我们只能用我们一点点委婉的善良和关注,悄悄地在枯萎的树根部一点一点地滴灌,然后,看着它渐渐地泛青、变软、抽芽、长叶,他们重生,我们喜悦。

当忧郁症患者终于有一天肯对你诉说:“我朋友和我吵架了,我长了龋齿,天怎么还不放晴,狗叼了我的袜子,唉,日子真难过。可是我的精神很好,一切都还不错。”那么,真诚地恭喜你,替他砸碎了那块透明的镇纸;真诚地恭喜他,因为他像一只真正的蝴蝶,正在翩翩飞翔———你的友善纯净而芬芳,像透明的气流,托起他的翅膀。

佳句品读佳句: 谁愿意用病症赶走亲人,用忧怒拣选友人,用麻木轰走情人,用痛苦取悦路人? 做一个勒索者幸运,还是做一个被勒索者幸运?

品读: 作者用一系列的反问,得出一个众所周知的结论:没有人愿意做一个不幸的勒索者,宁愿做一个幸运的被勒索者,因为这里的勒索者一无所有,而作为被勒索者的我们却胸怀丰盈。用反问逼人思考,使句子充满力量感。

赏析感悟“忧郁症”是近年来才被提出的一个词,因此罹患“忧郁症”的人的痛苦我们也鲜少能够理解。但是这种病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如作者所言,因为“生活节奏太快,科技造成混乱,人与人冷漠疏离”等等原因,忧郁症患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需要我们的关怀与帮助。本文提出问题,倡导人们关怀忧郁症患者,把活力重新注入他们的灵魂,其主题有着深厚的人文关怀理念,体现着最大的“善念”。语言也流畅优美,富有艺术感染力。

(作家高雯推荐评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