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一种历史悠久的货币(9)

直到英国人发现了一种可以诱惑中国人源源不断购买的商品——鸦片后,白银又像长了腿似的,不约而同地向西方跑去。

这种情况,或许不单单发生在当时,早在14世纪,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就有这样的表述:“如果在马格里布和伊夫里基亚发生了货币短缺,那么在斯拉夫人和欧洲基督教国家就不缺少货币。如果在埃及和叙利亚发生了货币短缺,那么在印度和中国就不缺少货币。……这种东西……经常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

看来,全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早已经融入一个体系之中,作为货币的一种,白银当然也不例外。此地的变化,会引起彼地的变动,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秘鲁的白银价格……肯定不仅对欧洲银矿出产的白银价格有影响,而且对中国银矿出产的白银价格有某种影响。”

白银年代是如此,经济全球化的现在更是如此。16世纪左右,尚属落后国家的西方人为了能够站在先进者的肩膀上,只能拿实实在在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经济列车的车票;此后,他们又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用一次次战争来掠夺中国的货币,给当时的中国经济以釜底抽薪式的一击。

现在,眼看中国经济如同一头正在苏醒的睡狮,渐渐露出迅猛的势头,他们又开始在货币上动“歪脑筋”。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不断逼迫人民币升值,目的并非“让中国显得更有钱”那么纯粹,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人民币升值后,大量的国际资金会赶赴中国,如此一来,中国的热钱规模必定呈几何式增长,国内资产泡沫也会越吹越大,说不定会引发经济崩溃。

欲摧毁一国,必先摧毁这个国家的经济;欲摧毁一国之经济,必先摧毁该国之货币。在经济运行中,货币这个原本只是一般等价的东西,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和历史使命。一场关于白银的阴谋◎

在货币历史上,虽然白银比黄金更早地充当起本位货币的角色,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起个大早却可能赶个晚集,在货币商品这种属性上,黄金的表现远远胜过白银。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一直经历着货币的更迭:从银本位制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完全被金本位制所取代。

尤其是19世纪末,白银采铸业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也会降低。于是白银的价值不断降低,与黄金之间的比价波动也越来越明显,为防止使用白银货币阻碍经济运行的脚步,各国先后放弃银本位制。

中国等少数国家算是例外。不过,在被迫向列强赔付巨额白银之后,清末一直到民国初年,中国虽然没有放弃白银,但货币制度却并不纯正,而是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在市场上,既可以看到成色不同、重量不等的铸币,也不乏缺乏保证的、随时可能贬值的纸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