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价上涨过快或幅度过大,就容易产生通货膨胀。面对通货膨胀时,政府可能会采取减少货币供给量或提高利率的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以抑制价格波动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过,这会给股票市场带来负面效应。
众所周知,股票价格与货币供给量息息相关,当货币供给量增加,资本市场资金充足,股票市场购买力旺盛,股票价格指数自然上升;反之,当货币供给量减少,股票价格自然会下跌。同时,如果银行利率提高,存款收益率增加,人们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比较安全的储蓄,股票市场资金供给量减少,股票价格也会下降;而且,银行利率提高,还会加重企业的利息负担,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进而减少企业的股票分红派息,根据一般规律,此时股票价格也会下降。
更何况,当一个社会发生通货膨胀时,各种物价都会上涨,其中当然也包括各种原材料。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预示着企业成本提高、盈利减少。企业盈利减少,体现在宏观层面,就是国民收入或工业产值的下降,最终也会导致股票市场的震荡。
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可想而知,2011年,抑制通胀已经成为或者将要成为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连续加息,都应该是意料中的事情。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极有可能致使股指震荡下挫。
其次,房产调控引发房产投资不给力。
在当今的中国,几乎没有什么比房子更能牵动人们的神经,也没有什么比房子更让人体会到不能承受之重。随着住房商品化的演进,房价步步高升,也让其具备了投资品的特性。
2010年末,媒体对部分省市调查后发现,10年内,房价涨幅超过10倍。以某中部城市为例,2004年时房价还不到2 000元/平方米,2010年却上升到1万多元/平方米。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房价这种令人震惊的增长速度,表明房子作为一种投资品,其表现是“称职”的和可信赖的。
针对中国房价越来越浓重的泡沫味道,中国政府在2010年打出了一系列房产调控组合拳:2010年4月15日,国务院出台政策,将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提升至总房价的50%;4月17日,颁布“史上最严”的“新国十条”,对第三套房暂停发放贷款;9月29日,比“史上最严调控政策”更严的“新五条”,又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提升至30%、对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2011年1月26日,“比史上更严调控政策”更严的“新国八条”,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至60%,并全面推行限购令;2011年春节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房产税也初露真容……招招有力,直指房产投资的命门。
在此风潮影响下,购房者纷纷采取观望态势,持币待购。双方面的围追堵截,使得房价悬在半空之中,而且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呈现下滑的趋势。一旦下滑动作展开,房产投资的风险无疑将不断加大。
此时,投资房产好像也不是一件十分靠谱的事情。
2008年,北京北苑家园新房均价在12万元/平方米左右,两年后的2010年,价格上涨到22万元/平方米,新房价格更高,攀升至24万元/平方米。
如果2010年初,你在该区域投资一套100平方米的二手房需要支付220万元,那么2010年4月,这套房子的整体价值已上涨10万元,意味着你的总收益率为45%。当时,中国CPI指数还不到3%,投资这套房子,还算是一次成功的投资。
不过,2010年4月17日,号称“史上最严”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给热力四射的房地产市场浇了一盆冷水。2010年5月,这套房子的售价就回落到220万元。投资5个月,收益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