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1)

生平介绍

胡瑗(993年—1059年),北宋学者、教育家。字翼之,江苏泰州海陵郡如皋县人,原籍陕西安定堡,门人学者称他为“安定先生”。他在如皋和湖州的藏书讲学处称作安定书院。

胡瑗出生在一个低级官吏家庭,祖父胡修做过泰州司寇,父亲胡讷曾任宁海节度推官的卑职,家境贫寒。胡瑗天生聪明,勤奋好学,7岁能写文字,13岁已读完儒家经典,并立下了“以圣贤自期许”的远大志向。20岁起北上泰山,同孙复(992年—1057年)、石介(1005年—1045年)一起读书,专心致志,各有成就。学者称作“三先生”,而以胡瑗的学生最盛。苦读十年后,胡瑗南归,私设讲坛,传授经学。从43岁起,先后在苏州郡学和湖州州学,坚持教育工作二十多年。44岁时,曾到开封参与更定雅乐。研究钟律,制成钟磬等乐器,一度充任秘书省校书郎。晚年曾任国子监直讲和主持太学。他为苏学所订学规,成为当时各地郡学的榜样。在湖学任教时,远道来学的学者常有几百人。宋朝中央政府对于他在苏、湖两学的教育成就很重视,曾派人考察总结,撰为《学政条约》一卷,作为指导各地教育的参考。

胡瑗一生著述很多,现存的经学著作有门人编目的《周易口义》12卷、《洪范口义》2卷、《论语说》和《春秋说》各数条。有他同阮逸合著的《皇佑新乐图记》,还有丁宝书辑录的《安定言行录》。有关教育的两本专著是《学政条约》1卷、《武学规矩》1卷,已失传。

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和作用

胡瑗一生不进科场,轻视做官,淡泊名利,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全力献身教席,重视人才培养,先后教学生1700多人。他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在学校。”把兴办学校作为实行教化、转变社会风气的基地,主张兴办学校来培养天下人才,以解决宋王朝的内忧外患,借此维护封建统治制度。他清楚地认识到学校、人才、天下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指出:“学校之兴,莫过于三代,而三代之兴,莫过于周大司徒以六德、六行、六艺教万民。三代而下,言治者称汉唐,然未知先王教化之意而人自为学。汉之士则党同妒道。唐之文则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其教化固可知矣。”他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历史上教育的作用,批评了汉唐以来轻视教育的偏向。

胡瑗主张改革教育,改变空疏是俗学,讲授穷经治事的实学,培养通经致用的人才。他不只局限于文职人才还从宋代当时的边事频繁,迫切需要军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在中国教育史上较早地提出设立武学,培养既“知忠孝仁义之道”,又“知制胜御敌之术”的军事人才。虽然他的设想没有实现,但是他提出设立武学,培养当时需要的军事人才的主张却是可贵的。

胡瑗针对当时盛行的科举制度,和随之出现的“科举日益重,学校日益轻”的教育时弊,提出了“明体达用”的教育目的,胡瑗认为,“圣人之道”有体、用、文等三方面:“君臣父子,仁义礼乐”等封建体制是体,“诗书史传子集”等经典著作是文,用是把这些道理付诸日用,福国利民。学校就是要向学生传授“明体达用”之学。即要能把封建伦理纲常、道德规范等通达于实际,运用于实践。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不能只是为了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而且要培养既精通儒家经典,具有封建道德,又能在实践中运用,具有实际才干的人才。国家选拔和培养的人才,如果不以体、用为本,而专讲究声律浮华的辞藻,为应付科举考试作准备,一定会败坏世风民俗。

二、教学内容

胡瑗主张通经致用的“实学”,提出了“倡明正学”,以经义、时务及美育、体育为教学内容。

经义。讲授经义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诗》、《书》、《易》、《春秋》、《周礼》、《乐经》六经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文字、阅读和研究能力。

治事。主要学习研究治国安邦的学问。其内容主要有农田、水利、算术、军事等,还涉及文学、历史、自然科学、技术等知识。学生可主攻一科,同时选学另一门副科。学生通过主科学习后能学有所长,通过若干副科学习,又能开阔眼界,打牢基础,促进主科的发展。这样可以培养各行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美育和体育。胡瑗很重视美育和体育。据《宋元学案·安定学案》记载:“先生在学时,每公私试罢,掌仪率诸生会于肯善堂,合雅乐歌诗……诸斋亦自歌诗奏乐,琴瑟之声彻于外。”他还十分注意劳逸结合,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习射、投壶等体育活动。他还认为,学者应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扩大见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