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智慧者执两用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孔子说:“大舜真可以说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了啊!他喜欢向人请教问题,并且喜欢分析审察浅近的话语的含义。包容别人的恶言,宣扬别人的善言,审察并掌握别人认识上的两个极端,采纳适中的去引导百姓。这就是大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吧!”

人生谋略

这一章告诉我们有大智慧的人是怎样以中庸之道行事的。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是儒家十分推崇的古代圣贤,他们既是领袖人物,也是道德人伦的典范,他们的许多行为确实值得后人效法。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论语》中所记载的,尧向舜禅让帝位时告诫舜的话,说明尧希望大舜做到“允执其中”。这一章里,孔子具体告诉我们舜是怎样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以中庸的大智慧行事的。

孔子认为,舜是一个大智慧者。天下的事理是没有穷尽的,人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有限的,一个人即便是再聪明,也总有不知道的事理,因此不能不虚心;即使在某个方面懂得的比其他人多一些,也不值得炫耀。舜可以说是天分过人,可是他十分谦虚,广泛地向他的臣民征询意见。就算是听来的话很浅显,他也要仔细想一想,力图从中发现有益于自己的东西。如果听到的话不合情理,甚至是恶言,他虽然不会采用,但也不去给对方宣扬,以免对对方不利。哪怕听来的话只有一点可取之处,他也替对方宣扬,使人们都从中受益。总结起来,舜总是仔细审度各方面的言论,去除过头的和不及的说法,采用中间的正道,这是最合乎尺度的,也得到了全天下人的智慧。这就是行中庸之道的妙处。

关于舜为人处世“隐恶而扬善”的美德,有这样的传说。据说舜的母亲去世很早,他的父亲瞽叟是个糊里糊涂的人,为舜娶了一个继母,这个继母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继母心地褊狭,弟弟象又傲慢蛮横,舜在家中的处境自是可想而知。然而,舜却始终能做到体恤父亲,原谅继母,宽容弟弟,即使生活十分辛劳也毫无怨言。不过,舜的宽广胸怀并没有打动家人,继母和弟弟想方设法加害于他。起先,象与继母企图烧死他,舜却在险境中机智逃生;后来,象又企图在舜打井的时候用石块砸死他,这一难又被舜逃过了。正当象高兴地对继母说“舜被我用石块砸死了”的时候,舜推门而入,若无其事地拜见父母,然后对象说:“弟弟,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以后麻烦你多多帮忙料理家事吧。”象听了这句话之后翻然悔悟,从此舜的一家人变得和和睦睦了。

舜治理天下没有什么别的,只是把握住了中庸的道理,顺乎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思就是:最好的领导者,下面的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亲近、赞美他;再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畏惧他;最差的领导者,人们轻视、侮辱他。领导者的诚信不足,下面的人们自然不相信他。领导者谨慎并且珍重自己的言语而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自然圆满成功,而所有的人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这段话告诉我们,老子把领导者分为四个等级,最上等的是“太上”,他们不去人为地打乱人民的生活秩序,而是任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乎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法则,一切根据自然规律去做,不把人的意志强加给大自然,也不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在人民头上,让人民自由自在地生活,以致人民根本感觉不到他们的上边还有个什么首领。大舜就是这样的领导者。正是由于舜能做到包容别人的恶言,宣扬别人的善言,审察并掌握别人认识上的两个极端,采纳适中的去引导百姓,百姓自然就会分不出哪个聪明,哪个愚笨,就少了许多无谓的纷争,当然也就没有过或不及的事情了。他做事时把握住两端,用的是中间,也就是看到了事物的正反两面,自然就能做到不偏不倚。

“执其两端”也是很好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我们所不了解的事物,对于陌生的事物,如果我们试着从它的正反两方面入手去研究它,就可避免产生片面的认识,找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变得比较容易了。

孔子曾经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个乡下人问我,我空空然什么都不知道。我考察问题的两端,然后尽量告诉他。”孔子当然并不是生而知之,更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通,就像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那样,认为自己“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他所掌握的,是人生的智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对于乡下人的问题,孔子虽然一无所知,但是通过“叩其两端”的方法还是找到了答案。对于我们而言,掌握了中庸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在工作与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人士和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