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的根本是中与和(2)

真正的聪明人,正是由于认识到“道”的重要意义,才会真心实意地依照“道”去做事,即使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会行为谨慎,在没有人听见的时候也会内心戒惧。一个人在独处时的行为态度,会渐渐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在做事时产生惯性的影响。在独处时的那些所谓的“隐私行为”,并不一定永远不见天日,一旦思想稍有松懈,它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没有比隐藏更明显的了,没有比微小更显著的了”的含意所在。那些只是装装样子给别人看的人,他的行为隐藏得了一时,隐藏不了一世,最终将会在不知不觉中暴露出来。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会谨慎而严格地要求自己。这种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慎独”,其实具有非常现实的行为指导意义。

《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寝不尸,居不客”,意思是说孔子睡觉时不像死尸一样直挺挺地躺着,居家的时候不像接见客人或者自己做客一样。睡觉时采取怎样的睡姿,平日在家时是怎样的坐姿,这些看起来都是平常小事,之所以在《论语》一书中收录孔子在这方面的行为习惯,就是为了说明即使是睡姿和在家中的坐姿这种通常不会为外人所知的居家小节,孔子也是十分重视的,决不会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这就是孔圣人“慎独”的体现。

再推广开来,那些不正确的观点、态度,即使是微小或者极不易被人们察觉的,也会积少成多,最终都会暴露,即使骗得了别人,甚至骗了自己,也骗不了事情的现实结果。所以,真正值得我们去认真把握的,就是我们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这种意识,常常是隐藏着的,既不易被别人察觉,又不易被我们自己察觉,是我们平时听不到、看不到,却又真实存在的。只有在“慎独”的状态下,我们的内心才能处于一种平静、淡然的状态之中,才能真正做到判断事物不偏不倚。

由此不难看出,让个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不发作,心中平静淡然,这就叫做“中”。喜、怒、哀、乐都是人们的正常感情,是人们由于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反应,如果人们缺乏其中任何一种情感,恐怕就是有缺陷的人了。为什么说喜怒哀乐的情感不发作出来是“中”呢?因为这时它们是被控制住了。内心保持平静,没有偏斜,这是合乎正道的。当然,感情得不到正常的宣泄是不可能的,但宣泄需要有个尺度。这个尺度是,不要看到好的事情就喜形于色,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便勃然大怒,不要过度悲哀或是极端高兴,而是情感表现得合常理、合时宜、有节度,这就是“和”,就是符合中庸之道的行为。《论语·八佾》中说:“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孔子说《诗经》中的《关雎》,快乐而不放荡,哀婉而不悲伤。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孔子对《诗经·关雎》的评价,但仔细分析则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一个人情感控制能力的重视。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在孔子看来,情感的表露也应当合乎节度。即使是快乐或哀婉之时,也不会乐悲而忘形,这就叫“喜怒不形于色”同样,即使是控制情绪也不能做得过分了,那样会使他人感觉你城府太深,不好交往,从而对你敬而远之。

“中”与“和”是中庸之道的很重要的概念。中,就是不偏不倚,保持一种适可而止的处世态度,合乎自然的中正之道。和,就是和谐,是指对待事物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与自然之道相背离。

现代人注重情感的释放、个性的张扬,常常在行为上忽略对“中”的把握。然而,如果对理智的情感控制完全置之不顾,就常常会乐极生悲、事与愿违。当我们一旦达到了“中和”的境界,我们自然就能心平气和地去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生活环境也就会秩序井然,并且得到良好的改变。无论是在自然环境还是人类社会中,也只有在“中和”的和谐环境里,万事万物才能平等共存。所以说,“中”是我们人性的根本,“和”是我们所必须遵从的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与地也就各在其位,万事万物也就欣欣向荣地生长发育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