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垒打工程

2 本垒打工程

卡奈因和新生的国家安全局几乎是天生的一对,由他当局长是再合适不过。他既设法获得了文职人员的敬重,又没有疏远身着制服的军人。他的最大的资本显然不是什么技术专长,而是有能力把一个由趾高气扬的自我主义者、桀骜不驯的强硬分子和无数特殊利益集团组成的机构团结在一起。正因如此,在卡奈因手下工作的桑福德的工作热情十分高涨。1951年10月,亦即在朝鲜战争期间,桑德福当上了空军情报部长。这个职务为他担任的下一个职务——国家安全局次长提供了良好的阶梯。

1956年,任国家安全局次长后,他在卡奈因将军手下见习,把头6个月的时间花在了尽量了解奇异的信号情报世界上。因此,在整个50年代漫长的苏联边境上空一直回响着美军侦察机的嗡嗡声,就像蚊子追寻人皮肤上的斑点一样,它们一直在寻找苏联防空雷达站的漏洞。当时苏联军队尚未建成全国范围的防空体系,内部保护措施也极不完善。

还是在卡奈因局长时期,美国就计划采取了或许是有史以来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间谍行动。艾森豪威尔总统授权全副武装的美军轰炸机入侵苏联领空,只不过这些轰炸机装载的是监听设备和照相机而不是核武器。直到几十年后,这次行动的细节仍被列为高度机密。

为了配合这次行动,他们首先为其取了一个朗朗上口的代号——“本垒打工程”。和以往不同,这次行动并未从苏联周边美国的盟友们那里出发,而是从格陵兰岛的一个空军基地率先发动。这个基地设在离北极圈690英里的一个名叫图勒的爱斯基摩村庄旁。在昏暗寒冷的极地,空勤机械师冒着零下35℃的严寒检修近50架轰炸机和加油机。这些飞机将执行冷战史上最为秘密的大规模入侵任务。为这些飞机和机组人员搭建的临时建筑外表看上去和铁路的冷藏车一样。

这次任务的范围显然也是空前的,它要深入苏联的整个北部陆地,也就是说要穿越从阿拉斯加附近的白令海峡直到摩尔曼斯克和苏联东部卡拉半岛间长达3500英里的白雪皑皑的永久冻土地带。当时人们对苏联的北极地区几乎一无所知,然而,由于飞越北极是苏联轰炸机和导弹到达美国大陆的最短路线,因此它很可能成为下一次战争的战场。反过来说,它也最有可能成为美国入侵苏联的捷径。因此,任何一名观察到美军轰炸机的苏联雷达操作员都不可能认为美国飞机的任务是侦察而不是打仗。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次行动并不理智,因为这些举动很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但是有一个人却不这么看,那就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他决定立即批准这一计划。

1956年3月21日,一批RB-47侦察机起飞前往预定的苏联地区。在此后的7周内,每天大约都有8-10架侦察机起飞,在北极上空加油后继续向南飞越苏联边界,然后继续飞往预定区域。

它们以两架编队飞行。一架侦察机负责确定雷达站、空军基地和导弹发射井的位置并进行监听,在它附近的另一架RB-47E摄像侦察机负责搜集图像资料。它们的任务包括飞越俄罗斯进行最秘密核试验的新地岛。从起飞到降落,这些飞机必须严格实行无线电缄默,即使受到米格战斗机追踪也是如此。“只要在无线电上说一句话,这一天的飞行就会夭折,”负责指挥这次行动的指挥官之一威廉准将说,“但这种事从未发生,没有一次行动被中止过。”

就像7月4日的焰火表演一样,最壮观的场面总要保留到最后。5月6日,他们进行了冷战史上唯一的一次最为大胆的入侵行动——大规模飞越苏联领空。6架武装RB-47E侦察机在光天化日之下并列穿过北极,深入苏联空军基地,就像进行一次核轰炸飞行一样。它们先是进入西西伯利亚的阿姆巴契克,然后调头向东往白令海峡的阿纳德尔湾飞去,一路上不断搜集苏联空军基地和导弹发射基地的最有价值的情报。大约12小时后,这些间谍飞机降落在阿拉斯加的埃尔森空军基地,大规模入侵行动就此结束。

降落后几分钟,录音带就被特别班机送往国家安全局进行分析。录音带显示,没有发现苏联的雷达信号,这说明至少在当时苏联对美国轰炸机飞越北极的行动茫然无知。苏联北部边疆一望无际的冻土带确实不易受到雷达监视。“然而,没人敢想象如果隐蔽的苏联雷达发现了入侵的轰炸机并且认为美国要发动突然袭击,这次行动该怎样收场。只要几秒钟的时间俄国人就可以发起反击,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在实施”本垒打工程“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军侦察机总共飞越俄国领空执行侦听和照相任务达156次,没有损失一架飞机,也没有引发核战争。但莫斯科已经觉察到了美军飞机的空中入侵行动。在这次大规模入侵后的第8天,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收到了一份抗议照会,然而莫斯科在公开场合却缄默不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