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家是股份制情感公司(2)

从父亲去省城读书的那天起,祖母就在琢磨父亲的亲事。她相中了一个女孩子,父亲儿时的伙伴。祖母不认为这是包办,两家人知根知底儿,两家孩子也打小就认识。女孩子喜欢父亲,有事儿没事儿地就来串门,帮祖母打扫院子做针线。她的健壮、能干、好心地,很得祖母欢心。

当父亲以"没有共同语言"为由拒绝这门亲事之时,祖母黯然神伤。她赌气将儿子赶出门,倔强的儿子竟然也就一去不返,大半年时间没回一次家。最终,祖母托人带话给父亲,让他带他的女同学一起回家。

祖母只看了母亲一眼,就认定父亲会跟她受苦。眼前的这个女学生,肩不能挑背不能扛,连饭都只能吃那么一小口,能行吗?成家,不就是两个人踏踏实实过日子?洗衣做饭养孩子,不比识文断字重要?

祖母的反对只能为父亲的爱情增加某种浪漫色彩。他义无返顾地带着母亲领回了结婚证。在单位分的一间小平房里,两张单人床并为一张。父亲给母亲买了身新衣服,母亲用自己攒的一点儿钱,替父亲偿还买自行车欠的债。从此之后,他们的工资成为公用,他们所有的财产,就是屋里目光所及的一切。类似集体主义的大家庭,他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

很快就有了儿女,日子变得忙碌而琐碎。两个人时时会生出些争吵,为了家务事,为了钱,为了孩子。吵得厉害了,就找人去评理。邻居也来劝架,批评劝解,和稀泥似的各打五十大板,最终的目标是好好过日子。架吵急了,也说离婚。孩子一人一个,存折里那一点儿钱,一人一半。每个月的收入,工资单上写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偶尔,母亲也想,如果她嫁给的是另一个人,而不是一无所有的父亲,生活也许会是另一副模样。一切不过想想而已,真要离婚,可没那么简单。别说迈不过自己心里的坎儿,连单位领导都会不同意,到哪儿再找间房子,让你们各住各的?再说,谁的日子不在辛苦劳碌中过?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而不是相互独立的你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