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一虾更比一虾艳(4)

我只是不耐辣,吃龙虾肯定不算外行,但与几个上海朋友相比,还是显出差距。但见他们抓起一只龙虾稍一拗,揭去头上的壳,美其名曰“掀起你的红盖头”,再用两指掐紧尾鳍中间的一片,轻轻一旋一拉,抽出肚肠来,戏曰“抽下你的绿腰带”,最后剥下腰壳,露出最完整最结实的那一块肉,吮汁、舐黄、吃肉,一气呵成。这一只才下指间,那一只又上嘴头,由此可见,小龙虾早已成了众多上海老饕的心头至爱。对于我来说,要命的是接下来可就不是一般的辣了。那几个朋友说微辣不过瘾,要来重辣的,要“在挥汗中体验快感”……于是就上来香辣和麻辣的。看着那个虾红汤更红、红翻一片天的阵势,就让我心里直起毛,口中不觉咝咝有声。我小心翼翼挑好一只,慢慢“掀盖头”、“抽腰带”,肥美白嫩的肉体粘满手套上的辣椒红,两种颜色混合一起纳之入口,麻、辣、鲜、香、甜、嫩红、酥亮,似也都能一一承担得起,只是连吃几只,辣劲上来,满嘴里像起了火。辣劲开始肆虐,那就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左青龙右白虎叫你哭爹喊娘逃无可逃!冰凉的啤酒是阻挡不住,我只有猛灌茶水。饶是如此,嘴里还是火烧火燎的。朋友见我张大着口合不拢,立即嘻笑着起身到吧台上端来一大盘西瓜让我专享。辣后吃西瓜再好不过,爽甜的清凉,渐渐浇熄了口中的火苗。

在外面吃小龙虾,没有不辣的,所以我是一惯主张自己动手,特别是今年夏天由南京曝出洗虾粉的事后,我更是自己的嘴巴自己做主了。自己动手还有个好处,就是干净。先用板刷反复的刷洗,拉出肚肠,再剪开头部两侧的壳,把肺毛也去除掉。烹制时根据自己口味加入作料,要是想偷懒省事,著名的盱眙龙虾十三香就有现成调料包卖。虾香了,虾熟了,在自己的家里不大可能有一次性手套戴,只管洗净“金龙五爪”就可开工干活,狐朋狗友围坐一圈,揎拳捋袖,喝酒吃虾,好不有滋味!不过家烹小龙虾也有一弊处,就算你是放到油里拉过,壳也是特别硬,难剥。这一难题,我到现在也是没办法解决。

名不正,食不顺,我们还要搞清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龙虾”还是“小龙虾”,都是讹称。我手头就有一张某南方城市的晚报,其B3版有人撰文称:“这种虾其实学名叫‘蝲蛄(l g )’,是淡水甲壳类动物的一属,形状似龙虾而小,较之淡水河虾‘块头’却大得多。不知何时起,这种生于沟坎水洼、钻田埂钳秧苗的害虫,被爱吃敢吃的人变害为宝,做成了妙不可言的盘中美味……”这话真的是说错了,因为我国所产的几种蝲蛄,无论是东北蝲蛄,朝鲜蝲蛄,还是许郎蝲蛄,全都分布于东北三省的山地溪流或山地附近的河川中,与江南相隔甚远。何况真正的蝲蛄肉都少得可怜,几乎没有食用价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