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郑俊怀:仍有过不去的坎(6)

原定参加下午活动的郑俊怀不久之后离开会场,并关闭了手机。据说郑俊怀很少关机,一般24小时开机,如果有事情手机会转到他的秘书处。或者此时郑已预感到了阴郁的空气。一向平和的郑俊怀,当天看起来心情相当低落。

谁都没有想到这会是郑俊怀出事之前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6天之后,媒体传出"伊利高管集体被捕"。"在丽山湖度假村,检察机关要求伊利包括郑俊怀在内的七位高管'集中时间,集中地点,讲明情况'。"据说将郑等人带走的过程历时仅3分钟。从伊利内部传出在被检察院带走之前,七位高管无一人发现情况有异。

随后媒体普遍认为,祸因依然围绕2004年年初伊利集团的"独董风波"。

"但早在2004年10月份,'独董风波'就早有说法。"北京赞伯营销公司董事长路长全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在2004年10月份曾跟郑俊怀在北京深谈过"独董"及"MBO"事件,其时郑俊怀一身轻松,并直接表示"独董事件(有关方面)已经调查清楚了,我没有任何问题"。路长全在2000年至2001年曾担任伊利集团冷饮事业部总经理,是郑俊怀十分器重的副手之一。

据路长全的判断,"在郑俊怀看来显然10月份事情就已经了结了"。

据新华社报道,2004年12月郑俊怀等高管被刑拘,缘于挪用两笔公款。"伊利高管证实,2000年至2001年,伊利公司董事长郑俊怀等人未经董事会同意,先后挪用1590万元和1400万元分别给呼和浩特华世商贸有限公司和启元有限责任公司。"从目前暴露出的多种信息来看,这两笔公款最终用于收购上市公司伊利股份的法人股股权。

从目前各方信息来看,伊利股份的隐性MBO一共有三条通道。

其一是华世商贸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30日,原法人代表张显著,系伊利公司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负责人,另一位股东李永平,系伊利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证券事务代表;2002年,华世商贸申请增资415万元,这笔资金由郑俊怀之女郑海燕、伊利副董事长杨桂琴的丈夫马庆、李永平之母李凤兰各出资230万元、175万元和10万元。

其二是呼和浩特启元公司。成立于2001年,法人代表是郑俊怀本人。据伊利方面证实2001年伊利集团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实行期权激励,因此注册成立启元公司。根据伊利股份公告,截止于2004年6月30日,华世商贸持有伊利境内法人股2.16%,为伊利第四大股东;而内蒙古启元持有境内法人股比例为4.38%,为伊利第二大股东。

MBO的第三条通道是金信信托。2003年7月,呼市财政局将手中所持14.33%的伊利国有股份卖给了名不见经传的金信信托,后者一跃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业内分析由于金信信托成为第一大股东后"伊利股份什么变化也没有"且大股东"不派一名董事、监事,不提名一个管理层",显然"金信信托不过是郑俊怀曲线MBO的过桥工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