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郑俊怀:仍有过不去的坎(4)

2006年由看守所转入监狱后,郑俊怀的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刘爱国曾向记者描述了他2005年1月8日在包头看守所会见关押不久的郑俊怀的情景:零下20多度的天气,郑俊怀站在会见室朝向关押区的窗户外面,手被铐在窗户的铁栏杆上。郑俊怀个矮,手高高举起。在看守所,郑与七八个犯人同住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号子"里,大通铺,"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遭看守打骂是家常便饭。在那里,没人知道郑是谁,即使知道,也未必有人关心。跟他的同伴一样,郑俊怀每天最盼望的是吃一包方便面(可购买,但数量有限制)。有开水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他们就用自来水把方便面泡软了吃。

2005年12月22日,冬至,郑案第一次在包头中院开庭,郑吃到了进入看守所一年以来最好的两顿饭。 中午是炖牛肉米饭,晚上是伊利速冻水饺。据说水饺是审判长给买的:老郑,冬至了,没别的,我们给你买点儿伊利水饺(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二审宣判后郑俊怀进入萨拉齐监狱服刑。在看守所待了一年零七个月,能够离开,郑感到兴奋,虽然是前往监狱。

在监狱里,郑原来的身份得到一些尊重。有一个堆放五金电料的仓库,管理库房的人不用心,教导员让郑俊怀来负责。管库本是监狱中的"优差",得之不易。郑当时还在因病输液,咬着牙与另外两个犯人一起用了一个礼拜时间,将仓库整理得井井有条,物品分门别类,并贴好了标签。郑的表现得到狱方赞赏。半年后,郑服刑已满刑期的三分之一,按规定可以申请保外就医。郑有严重的胆结石,一直未手术治疗。他在监狱医院里住了两个月,医院院长对他说,你什么条件都够(指服刑期和病情),别人能批,你不能批。

再回到监狱时,管库的职位已经被别人顶替。郑俊怀申请管理狱中的菜地。狱方对前伊利董事长会种菜表示怀疑。郑说:"我爷爷我父亲都是一辈子种地,我小时候也种过。"监狱的菜地主要种植黄瓜和西红柿。郑知道庄稼人的体面,他种的地里没有一棵草。六七月份太阳正毒,郑看见自己的汗水流进土里。郑的想法是,既然保外就医不可能,就只剩下好好表现争取减刑一条路。他要回家。

郑的表现果然被记录在案,郑得以减刑一年。每天,郑可以从地里带回两根黄瓜和两个西红柿,慢慢享用,滋味甘美。不久,郑再获一年半减刑(按刘爱国的说法,减刑是因为郑发明了一个节水装置)。出狱的时候,管理人员对郑说,你走了,明年这菜谁种呀?郑回答:咋?我留下再种上一年?

据说,郑出狱后,他的减刑经过还遭到调查。既然郑的"敌人"如此厉害,怎么能允许他如此大幅度地减刑?刘爱国的解释是,为郑减刑完全符合程序,而且狱方也不会完全受人摆布。看来,无论"敌人"是否存在,郑的影响力都不能小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