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说:“凡古能成大事者,其自制力、忍耐力必强。”曾国藩能够战胜失败,走向成功,就在于其之坚忍。曾国藩的坚忍,官场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曾国藩认为,小忍小成,大忍大成,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意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
从这番理论可见,曾国藩把“忍”看得有多重要。在曾国藩看来,克制冲动,凡事要忍。曾国藩就好像一头倔驴,硬着头皮往前闯,永不言败、永不言退,这是曾国藩和湘军取得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自衡州出师后,曾国藩的湘军与太平军交锋,屡战屡败,而且败得干净利落。
当初曾国藩曾经上书皇帝,批评绿营军无能;长沙练勇期间,他也多次抨击绿营军不行。而今自己组建的湘军也同样战败,他顿感“无颜见江东父老”,心灰意冷,几天几夜不吃不喝。
曾国藩再次战败的消息传到长沙,一时间满城风雨。有人幸灾乐祸,极尽嘲讽之能事;有人落井下石,主张弹劾曾国藩,撤销湘军。官场上,飞短流长;社会上,闲言碎语。
面对这一切,曾国藩如坐针毡。最棘手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向皇上交代。
他看着幕僚草拟的奏折,上面如实地写下了岳州等地接连吃败仗的情况。当看到奏折中“屡战屡败”一句时,曾国藩灵机一动,拿起笔将“屡战屡败”改成了“屡败屡战”。
咸丰皇帝看了奏折后,对曾国藩虽败犹战的精神非常满意,令其重整旗鼓,继续战斗。
从“屡战屡败”到“屡败屡战”,一个“不怕败”、“败不馁”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有人说,这是曾国藩在玩弄“文字游戏”,其实,这是一种精神,是坚忍品质的表现。
后来,曾国藩率领湘军进军湖北,发誓要与太平军决一死战,嘱咐家人为他备办棺材,不获全胜,决不生还。由于士气高涨,指挥得当,曾国藩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在给朝廷上奏时,幕僚便将“备棺在家”的事写进了奏折。
曾国藩斟酌之后,将“备棺在家”改为“带棺出征”。咸丰皇帝看到奏折后,龙颜大悦,对曾国藩的忠心、决心大加赞赏。
无论是“屡败屡战”,还是“带棺出征”,都表现出了曾国藩的一种决心、一种毅力。正是他的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才挽救了行将灭亡的满清朝廷。由此可见,坚忍不仅是一种心理素质,也是一种谋略。
曾国藩曾给湘军名将刘松山写过两封信,教导他面对困难,要有坚忍之心:“古来大有为之人,每于艰险之时,坚忍支撑得住,可做非常事业。”
能忍难忍之事,是为大丈夫。曾国藩一忍再忍,一忍到底,可谓“百忍道的集大成者”,正因为有坚忍才让他屡败屡战,才最终成就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