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这个词平常大家经常说,喉咙肿痛了,说上火,嘴角长泡了,说上火,便秘了,说上火。
上火是中医的理论,西医一直没有明确的对应说法和解释。咽喉肿痛时,西医会说有炎症,炎字,两个火,字面的意思来看,火上生炎,说明体内火气过旺。
中医认为生命靠一股真火来推动,这种真火倒不是什么三味真火,而是指人体内的一团真阳,它是生命的能源,推动生命机能,也维持着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
人们常说,年轻人火气盛,无论是身体还是性格,老年人普遍都有些火力不足。也正因为火不足,所以老人的身体就比较虚弱、怕冷,身体的抵抗能力也弱。当然,能量也有一个度,过犹不及,如果火太旺,累积在体内也会出现病症。
因此,人体中这个所谓的火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度左右,温度高过正常范围便是发烧了,身体会有红、肿、热、痛、烦等症状表现。《黄帝内经》中称人体正常的阳气为"少火",超过正常范围的亢烈之火为"壮火"。
中医说"热自外受,火自内生"。上火便是指身体内的"壮火"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加之外部原因的刺激,或许是直接的"火热之邪",例如夏季中暑,或许是辛辣厚味的饮食过量,或许是情绪波动与压力过大。
以五脏来看,人体的每一个部位的上火都对应着一种脏器。例如,目赤肿痛是"肝火",口舌生疮是"心火",鼻扇气喘是"肺火",手足心热是"肾火"。
其实,上火也有真假之分,即中医中说的实火与虚火,五脏之火也有虚实之分。一般症状重,来势猛的就是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有手心脚心烦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
虚火是表面有火,但其实内在的能量并不足,因此不能实实在在地烧起来。这一点在肾火上有明显的体现。前面我说过,肾对应五行中的水,是水脏,对应的季节是冬季,这也是肾火多虚火的一个原因。
中医诊病的过程中,肾火多为阴虚火旺的虚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疼尤其夜间疼得厉害但牙龈不肿,或有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还有尿路感染,腰膝酸软等症状都是肾阴虚的表现。
肾阴虚的原理可以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家中有木塞的暖水瓶,正常的保温的暖水瓶的瓶塞一定是湿润的,出了问题的不保温的暖水瓶的瓶塞一定非常干燥。因为暖水瓶不保温了,水的温度下降,热气蒸腾不上去,所以瓶塞就十分干燥。
瓶塞的干燥,相当于人体表面的热燥,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如果阴阳失调,便会不适。虽然瓶塞干燥,但其实内在的热量却在虚耗,因此暖瓶里的温度在一点点流失。
肝火,说起来很好理解,有个词叫做"大动肝火",古人云"暴怒伤肝,五志化火",所以肝火通常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肝对应五行中的木,对应着春季,应生发,最忌郁结,而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郁闷"一词,其实对肝损害很大。因为一旦郁闷不快,就容易导致肝郁气滞而肝火上炎。我们常见到有人气性大,一点小事常气得面色通红,气红了眼,气得胸闷,甚至头晕耳鸣,口苦咽干,这就是动了"肝火"。
对于肝有壮火的人,可以服用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等药。平日里容易大动肝火的人,就要学会调节疏解情绪,学会宣泄,不要将生气的事反复温习,自己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