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速流转,带着我们回到并不算遥远的1888年。
1888年,正是清末光绪十四年。此时的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在风雨飘摇中随时有崩塌的可能。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京城、山东、东北奉天等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震,而安徽怀宁等地则遭遇了水灾。另外,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正式上任,台湾省正式建立。
如果这些都不算什么的话,那另外两件事情大概可以算是大事了:12月17日,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同时,慈禧一声令下,开始兴建供她消暑的颐和园。
本来,这两件事不该发生交叉,但戏剧的是,修建颐和园所用的数百万两白银,是以海军经费的名义筹措的。
这两件事合在一起,就成了清朝灭亡前的一件大事。而此时,内忧外患的清王朝距离它退出历史舞台仅剩下23年。
总之,这是一个随时充满了变数的年代。
就在这一年的8月22日,上海浦东高桥镇的一座破旧草房里,一名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日后飞黄腾达、威风八面,将整个上海滩玩弄于股掌之中的青帮大亨--杜月笙。
与大多数叱咤风云的人物出生时的传说不同,杜月笙出生时没有任何异兆,既无神物驾临,也无红光满室,如果非要寻找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这一天正好是民间俗称的鬼节。所以,这个孩子一出生,家人都说他带有一身鬼气。但尽管如此,“鬼气森森”的杜月笙还是从父母亲人那里得到了无尽的爱。
杜月笙的父亲叫杜文卿,曾在茶馆当过跑堂,在码头做过丁役,后又与人合作在杨树浦开过一家小小米店,但时势艰难,大环境的不景气连带着小买卖也不好做,米店老板也就仅仅落得个果腹而已。
而在家中靠给人洗衣服持家的母亲朱氏,因病无以为食,只好抱着刚过周岁的杜月笙,步行几十里,去找在杨树浦开米店的丈夫。
此时杜文卿的米店也好不到哪里去,店中存下的陈米,早已卖了出去,而米价却一天天见涨,卖米的这些钱,根本就买不来多少新米。眼看着一天比一天难以为继,偏偏这时候妻子和儿子又来了,而且朱氏还有病在身。
屋漏偏逢连夜雨,杜文卿急得有点上火了。好不容易把朱氏的病治好,眼看着米店却开不下去了。无奈之下,朱氏只好和丈夫商议,决定进纱厂做工。当时,杨树浦有好几家纱厂,很多女子在里面做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眼看着略有好转的境况,却在一夜之间变得物是人非--朱氏因难产与世长辞了。看看刚刚死去的妻子,再看看刚来到这个人世的女儿,还有尚不懂事的儿子,杜文卿悲痛难抑,号啕大哭。
哭完之后,他还得挺起脊梁,料理妻子的后事。杜文卿掏光口袋,为妻子买了一口白皮棺材,在亲人的帮扶下,总算是把灵柩抬回了高桥镇。
朱氏的死,使杜文卿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似乎瞬间苍老了十年。但他必须挺着,如果他死了,一对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儿女还能依靠谁呢?他把杜月笙和女儿一同抱回了杨树浦,开始了既当爹又当妈的日子。
对杜文卿来说,生活太艰难了--忍受着丧妻之痛不说,还要挣钱糊口,还得照顾襁褓中的孩子,他实在是支持不下去了。最后,在亲友的劝说下,为了给三人都留条活路,只好忍痛把女儿送给了别人。
这件事,在杜月笙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什么印记,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想到的是,从那一刻起,他对生活的感受,肯定不再是阳光灿烂。
许多年后,沧海桑田,杜月笙已成为名动全国的知名人士,曾千方百计寻找这位胞妹,但直到他逝世,这个骨肉团圆的愿望也没能实现。也许,那个襁褓中的孩子早就夭折了。
有时候,生活之残酷无情,对谁都是一样的,即使他是青帮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