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广告装点我们生活

英国洗衣店老板威廉姆斯在报上刊登广告: "本店招聘身强力壮、身体肥胖而又想减肥的女工,从事繁重但报酬优厚的洗衣工作。凡愿减轻体重者,望从速前来洽谈。"

美国一家烟厂,用夸张的手法做广告:"我们的香烟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盒香烟放进棺材,死人马上爬起来,抽出一支烟,见人就要对火。"

日本有一家钟表店推出一款手表, 店主的推销广告是:"这种手表走得不太准确,24小时会慢24小时,请君购买时要三思。"

有一理发店在门前贴出的广告是:"别以为你丢了头发,应看作你赢得了面子。"

一家饭店门前立的广告牌上写着:"请你到这里来用餐吧!否则你和我都将挨饿了。"

一份美国报纸刊登的一则招聘广告:"招聘女秘书,长相像妙龄少女,思考像成年男子,处世像成熟女士,工作起来像一头驴子!"

英国乡村一家理发店,在门前立着一块大木牌,上面写着:"先生们,我要你们的脑袋。"

美国洛杉矶一家妇女用品商店有一则广告写道:"您在这儿可以买到所需要的一切,除了丈夫。"

法国一家印刷公司的广告:"除了钞票,承印一切。"

广告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打开电视机,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翻开报纸,迎面而来的是平面广告;走在大街上,充斥视野的是各种立体广告……广告已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形影不离。

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自从有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广告也随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广告是通过声音进行的,叫口头广告,又称叫卖广告,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广告形式。早在奴隶社会初期的古希腊,人们通过叫卖贩卖奴隶、牲畜,公开宣传并吆喝出有节奏的广告。古罗马大街上充满了商贩的叫卖声。古代商业高度发达的迦太基--广大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区,就曾以全城无数的叫卖声而闻名。17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大规模的商业活动使得广告以更广泛的途径流行起来。

中央电视台是各企业广告宣传的制高点。据了解,2009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总额达925627亿元。其中春节晚会独家冠名中标企业是郎酒集团,中标价格为7099万元。纳爱斯以总价305亿元中标2009年全年电视剧特约剧场,而春节联欢晚会零点报时的广告就标出4701万元,和春节联欢晚会相关的元宵晚会"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独家冠名则标出了7099万元。

广告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威力,主要是它能把消息、资料传递给可能购买的顾客,激起人们购买的欲望。

既然广告有这么多积极的效果,为什么我们不多花钱做一些广告呢?有时广告太多,人们无力购买,其产品也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而且更重要的是经费问题。广告与宣传不一样,广告是要付钱的。在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内,少数几家企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如果一家企业增加了它的广告费,其他企业也会仿照增加,结果可能谁都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可广告费却恶性膨胀,甚至一些做广告的人也觉得广告做得过多了。钱花得多,并不一定能保证广告的效果就好。

究竟花多少广告费才合适,我们现在只能从经济的角度用数学公式推导,还没有人能从社会的观点来衡量。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广告,大家也不会有那么丰富多样的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看,也不会有电台节目可听。据专家估计,一般的报社、杂志社,它的收入的90%都是从广告费用中来的,而不是靠卖报纸、杂志收入的。

广告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特别是有些企业趁机吹牛骗人。常言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你花多少钱去夸,政府都不管,但夸的话一定要是真的,而不能有虚假的成分。否则,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的政府机关都会对此行为进行惩罚。就连有些产品(如香烟、烈酒等)能否做广告都有所限制。

作为消费者,一定对广告的内容有自己的理性判断,不能被虚假广告所迷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