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开埠开赌 濠江赌风甚香江(1)

澳门开埠,民风淳朴的澳门渐渐赌风蔓延。香港开埠,香港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殖民地位,把老牌商埠澳门压了下去。英国人还去澳门赛马,开中国西洋赛马之先河。澳门市景萧条,当局便把自救的法宝押向赌博。

据史家考证,澳门在南宋末年才有人定居。元兵南下,张世杰护送端宗皇帝逃到珠江口,曾一度在澳门妈阁山避居。宋灭元立,时局稳定之后,陆续有人迁来澳门定居,澳民多以打渔为生,淡泊处世,古风犹存。小岛安祥平和,如世外桃源一般。

1887年,广东巡抚吴大 在给清朝总理衙门的奏章中,对澳门的现状有一段概述,说澳门“官无善政,商无善卖,工无善艺,惟借赌馆娼寮,包私庇匪,收受陋规,为自然利。”澳门唯有靠赌业淫业,为其生存根本,维持繁华的市景。

那么,民风淳朴的澳门,是如何堕落为晚清闻名的赌埠的呢?

开埠开赌

澳门开埠,以1557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定居算起。

开埠前后,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曾有过许多名称:香山澳、濠镜澳、濠江、濠镜、镜海、马交、澳门、莲岛等等。“澳”的古意,指海湾泊船处,现在广东沿海部分地方仍叫海湾为“澳”。“澳”字延伸,便指对外通航之商埠。古代澳门属香山县(今中山市)管辖,这个半岛在开埠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叫作“香山澳”。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南。珠江口外的水道多称为“门”,如虎门、横门、磨刀门等。因香山澳(香山商埠)太具中国色彩,替澳葡当局做事的师爷就把此地称之为“澳门”。

“马交”这个地名显然在开埠之前出现。葡人来到这个山青水碧的小岛,走到一座雕梁画栋、流光溢彩的寺庙旁,比划着询问是什么地方。朝觐的渔民说是“妈祖阁”,葡人会意地说:“MACAU(妈阁),原来是MACAU。”粤语中,“阁”与“交”读音相近,MACAU译成中文就是“马交”,今日葡文的澳门地名仍叫MACAU。

那时的澳门是个只有几百人口的小渔村,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到夜间黑灯瞎火,一片沉寂。除了朝觐妈祖阁及出海祭祀,当地居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澳民安贫乐道,民风淳朴。

澳门的人口,在葡人定居时为400人;1563年已达5000人,其中华人4100人,葡人900余人;明末清初,汉人为躲避满人的迫害,涌入葡治澳门,澳门人口一度多达4万多人。1839年鸦片战争前夕,两广总督林则徐委托香山县知县督同夷吏,对澳门人口进行一次调查,澳门常住人口13000人,其中葡人及其他西洋人5000余人。

澳门人口时增时减,总趋势是增长,这是澳葡当局“殖民”统治和自由开放政策的结果。澳门是中外人士眼中的繁华小商埠。

当时南粤最大最繁华的商埠是广州,广州还是中国唯一对外通商的门户。广州的十三行街设有专门的夷馆,供外国商人商贸和居住。中国政府对夷商作出许多规定:夷商只许在广州“住夏”,乘季风当年航抵并离开广州,不可在广州“住冬”;夷商及一切夷人均不可偕夷妇进入广州,更不许夷妇入住广州。

这样,在广州从事商贸、外交、宗教、走私等活动的外国人士,纷纷在澳门定居,其中不少人士把眷属从祖国带来澳门居住。澳门建起了相当规模及数量的欧式住宅、商馆、店铺、酒店、教堂。西洋娱乐由此带来澳门,舞会最为热门,其中也有赌博,但要寂寞得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