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造谣鼻祖(3)

吴广就说,不知道老天是什么态度。陈胜立即就和吴广找到了当地的一个占卜师,让占卜师占卜一回,结果是:"你们要做的事都会成功,但你们死后会化为厉鬼。"

吴广显然比较重视后面一句话,而陈胜重视的则是前一句。二人回到军营后,陈胜左思右想,认为起事条件并不成熟。秦帝国建立多年,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想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相当有难度的一件事,那被他带来的900人是否愿意跟他冒着被诛九族的风险与他造反。而即使这900人愿意冒险,跟随军队的还有秦帝国的监军,这些人把士卒欺压的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想要造反,必须要完备如下条件。第一,这些人的确已经被逼上绝路;第二,把监军干掉;第三,有一种可以凝聚这九百人的力量。

第一个条件可以完备,陈胜知道这九百人都是法盲,只需要把"失期当斩"的法律条文告诉他们即可;第二个条件也不难做到,只需要在众人面前让监军做些丧尽天良的事,然后以"除暴安良"的口号和手段将其解决掉即可;最难的是第三个条件,把这九百人的心拧成一条心,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造反,并在心理上认可造反是老天的命令,是有希望的。

陈胜先难后易,而想到的方法就是制造谣言。谣言的制造过程其实一点都不复杂,陈胜先是用朱砂在一块丝帛上(那个时代,丝帛是相当贵重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陈胜这个人比较有钱)写了"陈胜王"三个字。这三个字很有值得研究的价值,他之所以没有写"陈胜皇帝"四个字,是因为他的目标并非是做皇帝,而只是想当一个诸侯王,可见,秦始皇统一天下,发明"皇帝"这两个字并没有深入人心。在后来的起事事件中,炮制谣言的人大都是想当皇帝,这并非是陈胜没有理想,实在是当时的形势所限。六国虽然覆灭,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统一仍旧不是主流,国家林立才是他们的理想。

他写完这三个字后,又不可能把这丝帛直截了当地扔给大家看,有一种谣言所以称为谣言,就是因为它具备了某些神秘色彩。陈胜把它搞得神秘的一个办法是,塞进了鱼肚子里,然后交给了市场上卖鱼的商贩。最后,他派人去买鱼,买鱼的人很可能也是他事先安排好的,结果买回来的那条鱼被厨师剖开,那张丝帛就出现了。

谣言开始流传,但陈胜是个制造谣言与煽动民心的高手,他又炮制了一个谣言,让几个人在夜晚跑到隐秘之处,学着狐狸的声音大喊:"大楚兴,陈胜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