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OPEC成员会相互猜疑?(1)

1960年,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五个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组成了OPEC,其目标是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确保石油价格的稳定。截止到2010年1月,OPEC的成员国扩展到12个1,目前,OPEC的石油储量占了世界的68.5%,提供了市场上大约40%的原油。OPEC把当时石油市场的领导者沙特阿拉伯的原油价格设定为市场价,然后其它成员国依据这个价格设定他们自己的石油产量,从而获取高额利润。例如在1973年至1974年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战争中,OPEC把石油价格由每桶3美元提高到每桶12美元,由于石油的价格需求缺乏弹性,这种垄断性的定价并没有削减OPEC的石油销量。这个价格一直维持到了1979年。相似的情形出现在2008年的世界经济衰退期间,OPEC组织在2008年底宣布在全球经济放缓、原油需求下降之际削减石油产量以控制不断下跌的石油价格。

但对于一些势力较弱的石油生产小国而言,他们像楚怀王一样有着背叛价格协定的诱惑:既然有其他国家把产量降低以维持高价格,那我就可以背叛协议偷偷增加产量从而获取高价格带来的利润。例如2007年新加入OPEC的成员国安哥拉,作为非洲大陆其中一个最贫穷国家,通常会希望提高产量,以达到在短期内最大限度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的目的。这就如楚怀王心里的算盘一样:背叛协议能让齐国承受秦国的进攻压力,而自己能坐收渔翁之利。因此,OPEC长期以来都是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却是你争我斗,朝秦暮楚,受到被瓦解的威胁。

为了更明确地认识到OPEC如何运作,其中的成员国为什么存在背叛协议的动力,下面以更具体的步骤分析每个成员国的想法。为简便起见,假设OPEC由两个寡头: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组成。原油市场的两大寡头面临着以下的市场价格、产量的选择:

产量(万桶/日)\t价格(美元/桶)\t总利润(亿美元)

0\t300\t0

1 000\t250\t25

1 800\t200\t36

2 600\t150\t39

3 400\t100\t34

4 200\t50\t21

5 000\t10\t5

如果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组成卡特尔,那相当于市场只有一家垄断企业,那么,OPEC会选择每天生产2 600万桶石油,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各生产1 300万桶石油(两国石油产量并非一定得平均分配,这里为分析简约起见,所以如此设定),因为这时两个石油输出国的总利润最大,为39亿美元,每个国家分得19.5亿美元的利润。

但国内经济落后的安哥拉为了政治上的稳定,它会想:“如果我每天多生产800万桶,那么此时每桶100美元,我的利润是21亿美元,高于原来的19.5亿美元。并且我占有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但沙特阿拉伯也不是傻瓜,它心里也和安哥拉一样想着可以扩大产量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于是它也暗暗每天多生产800万桶。于是,市面上原油的产量达到了4 200万桶,他们每人得到的利润反而降低到每人只有10.5亿美元。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相互背叛协议得到的结果反而降低了自己的收益。

因此,他们在因为背叛协议受到打击之后,还是会回到谈判桌上重新签订合作协议。这也是寡头市场的卡特尔存在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希望通过垄断获得最大的收益,一方面却受着背叛协议的诱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