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飞行员酿成的惨剧(2)

美国的莱文俄斯监狱是一所戒备森严的监狱,但人们感到头疼的是,从这里获释之后又抓回监狱的囚犯的比率竟然高达80%。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那些顽固的罪犯回归社会,不再沉沦下去呢?监狱管理者决心对监狱的囚犯进行心理治疗,此时,一名叫威廉· 桑兹的、有犯罪前科的人自愿担任为这所监狱的囚犯提供精神治疗的顾问。

桑兹的母亲用桑兹的话说“是个虐待狂”,桑兹小时候常被母亲拿着从玫瑰丛中折下的树枝抽打。不和谐的家庭让桑兹从小就性格桀骜,在桑兹还不满18岁时,他就因5次用一支没有装子弹的左轮手枪拦路抢劫而被送进教养院。出狱后,桑兹疯狂地报复家庭、报复教养院、报复社会,后来他被送进监狱,判了一年以上、终生囚禁以下的刑期。在狱中,他成了一个冥顽不化的囚徒,他试图杀死一个罪犯同伙,而且差点得手。

多亏监狱长给了桑兹生活下去的勇气。曾有位对囚犯不抱希望的、来监狱参观的记者对监狱长说:“你应该知道,豹子身上的花斑是不会改变的。”监狱长回敬说:“你要知道,我不是和豹子打交道,我是在和人打交道,而人每天都会变的。”在监狱长的鼓励下,桑兹获得假释,最终成了一位令人尊敬的人,他娶了妻子,有着舒适的家,还开着一辆奔驰轿车。

不过,桑兹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他重新回到了监狱,不过,他这次是要以自己的实际经历感化监狱中顽固的囚犯。他独创性地提出了改造囚犯的“七个步骤”心理治疗方法。在他的“七个步骤”的治疗方法中,包括了一条重要的原则:“让我们下定决心也帮助他人,就像他人曾帮过我们一样。”经过桑兹的“七个步骤”疗程之后,从莱文俄斯监狱获释之后又抓回监狱的囚犯的比率降到10%以下。

正如桑兹在“七个步骤”中说的“让我们下定决心也帮助他人,就像他人曾帮过我们一样”,曾经受到监狱长帮助的桑兹全心帮助那些囚犯的改造。按照经济学有关理性人假说的观点,我们可以说,桑兹之所以去帮助那些囚犯,是因为他能得到某些收益:虽然不是丰厚的薪水,但他的行为足以让他获得人们的尊敬,在他人心目中树立起乐于助人的形象,这和凤姐赠给刘姥姥二十两银子的目的有些许类似。也就是说,从经济学理性人的观点看,桑兹自愿担任顾问的动力最终还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福利,这和纯粹利他主义的目标是矛盾的。

心理学家巴特森(Batson)认为,当我们和某些人感到有所关联时,我们就会产生共情(empathy):爱护子女的家长会因孩子的痛苦而痛苦,会因孩子的高兴而高兴。而那位认为生活就像一座在痛苦和苦闷中摆动的钟摆的哲学家叔本华,也在随父母游历到英国,观看了一次死刑执行过程后,从死刑犯的痛苦中第一次写下了“痛苦有益”的文字:“看到犯人被处决总是件令人不愉快的事 · · 看着那些人(囚犯)焦虑万分地想利用最后的时间进行祈祷,太令人伤心了。”

同样,桑兹看到与自己有着同样人生经历的囚犯们难以融入正常的人类社会时,他心中也会产生一种痛苦的共情,正是这种共情的心理反映,使得他为他人提供无私的帮助,当然,习惯了成本收益分析的经济学家们会说,桑兹志愿为这些囚犯提供心理咨询,是为了减少自己内心的痛苦,由于桑兹内心减少的痛苦(收益)高于志愿服务的成本,因此他会选择去做志愿者 桑兹志愿做心理咨询顾问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

但是,我们即便认为桑兹和凤姐的行为是出于自身利益,我们却难以解释那些无偿献血的人为的是什么,那些在大地震中奋不顾身抢救陌生人的行为是出于什么利己的动机,我们更难以解释一些做了好事不留名的行为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献血和抢救陌生人最终还是会被周围人知晓,从而得到荣誉,但为与自己毫无瓜葛的人提供帮助后悄悄离开的行为却丝毫得不到荣誉,也得不到共情产生的收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