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作风就是战斗力:解读“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作风就是战斗力:解读“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解放军》报上曾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军人一向很骄傲,看不起其他军队,唯独十分敬重中国军人。原来,美国军人尊重那些让他们吃了亏的对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军对外用兵超过240多次,只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吃了大亏,而这两场战争均与中国有关。特别是朝鲜战争,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很悬殊。志愿军当时不但没有飞机,连防空武器也极缺乏。面对美军1100架作战飞机,志愿军当时只有一个高炮团,36门75毫米高炮,还要留12门在鸭绿江边保卫渡口,最初带入朝鲜的竟然只有旧式的日制高炮24门,至于雷达则一部也没有,搜索空中目标全凭耳听和目视。可双方交起手来,美军被打得一塌糊涂,最后不得不答应谈判。从此,很多美国军人对中国军人怀有一种颇富神秘感的尊重,认为中国军人具有“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其实,凡是熟悉军队的朋友都知道,美国军人所谓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指的就是优良的战斗作风,是军队的精神。

我们谈到哪一支部队是否优秀,都会说到它的战斗作风是否过硬,有过硬的战斗作风,才能打硬仗,打赢仗。有优良的作风就有落实力,就有战斗力。

叶挺独立团就是一支所向披靡的“铁军”。1926年5月,独立团官兵们顶着岭南的烈日,踏上了北伐的征途。

独立团一路挺进,首战在湖南汝阳击溃了粤军谢文炳的前卫部队,继而攻占攸县,占领长沙,强渡汨罗江,力克平江,向湖北疾进。

汀泗桥被视为武汉三镇的南大门,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吴佩孚调兵两万在此坚守,还组织了手枪队和大刀队做“监军”,欲与北伐军背水一战。

战斗异常激烈。北伐军六个团猛攻一昼夜,汀泗桥四次易手,仍不能攻下。无奈之下,第4军将独立团由后备调到了一线担任主攻。独立团由当地农民带路,顺一条砍柴小路绕至敌人背后,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与敌军展开了短兵肉搏,吴佩孚军腹背受敌,全线溃败,北伐军胜利占领了汀泗桥。

在武昌城下,独立团再次受命担任主攻,一营成立奋勇队,官兵们留下了遗书和遗物,誓为攻城而献身。独立团用五天时间,以牺牲191人的代价,终于同第四军攻克武昌,敌军3万人全部被消灭。

在整个北伐战争中,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独立团牺牲600多人,为国民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1927年1月,旅居武汉的部分广东人士在汉阳兵工厂铸造了一座人称“铁军牌”的铁盾,敲锣打鼓地献给国民革命军第4军。

优良的作风不仅表现在战场上,而且体现在部队各项管理工作中。某军曾发生过这样一件小事,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军队作风对成员的影响。

部队在大饭厅放电影,各单位整队入场,依次排开。饭厅的中间有许多大柱子。有一名战士碰巧坐在柱子后面,根本看不见银幕。可电影开演后,他仍然一动不动。周围的人问他,为什么不前后挪挪,那样不就可以看到银幕了吗?战士的回答很简短,却体现了部队的整体作风:“连队要求不准动。我虽然看不见,听听也受教育。”

部队的作风培养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不能落实的任务呢?

军队进行作风建设,企业同样需要重视作风问题。作风在企业中表现为企业的精神。

企业精神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精神促使员工自我约束,变被动为主动,使员工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企业精神是“我与机场共生存,机场与我共发展”。企业精神使员工心中树立“人企合一”的理念,将企业的发展视为自己的责任,有利于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法国的阿科尔集团,在1976年是开设单一旅馆的小企业,在短短十年间成为占据全球领导地位的跨国公司。它使分散在72个国家、用32种商业牌号、从事各种业务的5万名员工保持凝聚力的秘诀就是七个词:发展、利润、质量、教育、分权、参与、沟通,也就是他们的企业精神。

企业在抓落实的工作中,也要将落实与企业精神紧密结合,让落实的元素融入企业的精神中,使之成为企业的一种作风。这样做,能够使员工把落实当成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落实的精神就像一根标杆,违背了这根标杆便是偏离了轨道。设一个行动标尺在成员心中,就会减少工作中推诿扯皮、找借口的现象,并为行为的正确与否制定标准,在这个标准下行事,落实的工作也会进行得比较顺利。

克劳塞维茨曾说:“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一个企业,可以没有大的厂房,可以没有完善的营销渠道,可以没有丰富的市场资源,但不能没有精神支柱。现在看来,这个精神支柱一定是融合了落实精神的支柱。企业有了落实精神,员工就会受其感染,主动调动自己的创造性与协作能力,在工作中坚决地去落实,市场资源就会越占越多,营销渠道也会越拓越宽,企业更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