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相通: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中国企业还要上演多少“大败局”
秦池、巨人、爱多、飞龙、三株、太阳神、健力宝、科龙、顺驰……你是否还记得这些名字?
20年前,中国的市场刚刚苏醒,一个又一个企业随之萌生,但它们又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只留下了瞬间的光彩,之后便归于沉寂。数十家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留给了中国企业界恒久的痛,它们的失利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就像吴晓波先生在《大败局》中探讨的,有着共同的“失败基因”。
那么,这种失败基因究竟是什么呢,竟成了中国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一道坎?
我们逐一分析了这许许多多的败局案例,发现它们或在管理环节出现偏差,或在融资阶段失去优势,或缺乏长远的战略部署,但这些都是表象!它们的失败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缺点,那就是——落实不力!
落实,是中国企业长久以来的痛处。许多中国企业是在模仿国外管理方法,引进国外生产技术,融合国外经营理念的基础上摸爬滚打、摸着石头过河似的成长起来的。在这个急速生长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东西尚未消化完全,又由于国内长久沉积下来的文化顽疾一时难以从头脑中根除,便留下了些许的后遗症。这时,中国商场普遍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技术是世界领先的,但操作规范却不能在小小的车间落实下去,生产出来的产品瑕疵不断,次品不减;管理理念是经过世界卓越企业成功验证的,但在施行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企业的管理者都在头痛,为何那么先进的管理理念在自己的企业中执行起来就会大打折扣。那时的企业领导者也许还不清楚“落实”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即便他们领悟到了这一点,还没来得及想办法提升企业的落实力,企业便轰然倒塌了,全然没有给他们“再来一次”的机会。
“郑州亚细亚”是一个曾经让中国商界为之动容的名字,这个名字包含了创始人王遂舟的美好心愿。在全国商界一片暮气之时,亚细亚以清新的形象和服务对沿袭数十年的商场经营模式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颠覆。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王遂舟就让亚细亚从一间重建不久的新商场一举成为中国商界的楷模和人们对新生活的理想模本。曾有一位天津市的小学生给王遂舟写信说:语文老师布置我们写一篇作文,题目为《我的理想》,班里很多同学写的都是:“到亚细亚,当营业员。”
然而,2000年底,人们却读到了这样的新闻:郑州“商界航母”即将沉没,法院受理亚细亚五彩广场破产案。
追求服务创新,争创商场模范的亚细亚就这样陨落了。但它的失败绝非偶然,在亚细亚攀登辉煌顶峰之时就已危机四伏,归根结底还是落实环节出了问题。
王遂舟在商场形象塑造方面有着超常的天赋,但论及企业管理,却很难称之为典范。与亚细亚华丽高贵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经营管理的毫无章法,以及监督约束机制的缺乏。在经营的9年中,亚细亚先后换了4任老总,却没有一次审计,没有一次工作交接,甚至亚细亚向外借账也没有任何登记。有一件事很具典型性:1993年,有人向亚细亚借了800万元,既没有签合同,也没有打借条,只是跟王遂舟口头打了招呼,最后只还了300万元,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
亚细亚内部充斥了制度的匮乏、企业行为的随意与工作落实的不到位。渐渐地,“重名声、轻实效”的经营作风愈演愈烈,其弊端在“海南亚细亚大酒店”的经营过程中暴露无遗。
海南亚细亚大酒店的开业可谓光鲜亮丽。每天早晨,仪仗队都要在大酒店门前表演127个动作的“欢迎仪式”。当客人驱车前来时,有迎宾小姐到车前张伞陪侍,门口则是两名礼仪人员举手敬礼。为了标新立异,酒店还让营业员穿着旱冰鞋上菜。另一项更令人瞠目结舌的促销活动是“买单自己算”,即客人可自行决定付款标准,如认为饭菜质量、服务未达到规定要求,可拒付或少付餐饮费及服务费。
这些措施着实反映了王遂舟的“功夫酒菜外”的经营哲学。但是,酒店本应落实到位的服务项目却搞得一塌糊涂。开业后的第二天,就有八成以上的客人反映饭菜质量差,服务小姐上菜慢、上错桌的现象亦屡屡发生。许多客人拂袖而去,真的没付一分钱。王遂舟得知后,本末倒置地认为毛病出在“公关不到位、形象不饱满”上,于是又开始绞尽脑汁地想新的策划点子。就这样,在近10个月的折腾之后,酒店倒闭。
亚细亚的败局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外表的光鲜掩饰不住内在的缺陷,企业的生存要靠扎扎实实地落实来实现。在充满竞争的时代,任何组织及其成员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都要靠不折不扣的落实。实践证明,落实是决策的落脚点。落实出竞争力,落实出生产力,落实出创造力。不落实或落实不力,将意味着危机、失败,甚至死亡。
飞龙和三株也曾经辉煌一时,继而陷入败落。在飞龙总裁姜伟的《总裁的20大失误》和吴炳新的《三株的“十五大失误”》中,我们都能够看到这样的字眼:没有做到位、失控、力度不够。这说明在这两个企业中,存在大量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现象。无论是内部管理关系没有处理好,还是分配制度不合理,抑或是纪律不严明、财务管理出现严重失控,这些都是组织和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没有将工作落实到位的表现。正是这一次次的不落实,一点点的不到位,最后造成了迅速发展的企业还在跑道上奔跑,其身体内部就已经分崩离析。
因为落实不力,我们的企业已经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一家又一家的企业上演着大败局,犹如一颗又一颗的耀眼新星瞬间陨落,让我们只能在一些精彩的市场营销案例中或一些记忆的片断中模糊地看到它们曾经的辉煌与绚烂。所幸的是,我们还有机会分析这些失败的例子,还有机会从中吸取教训、学习经验。
掩上剖析中国企业失利的卷宗,我们不禁沉思:中国企业还要上演多少大败局?到该醒悟的时候了,我们必须重视落实,寻找方法,狠抓落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