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希望真正的传统婉约的中国女性来点亮他们对于美、对于爱情的憧憬。而女人就更不用多说了,哪有不愿意做一个真女人的女人呢。何况,女人生来对于美的追求比男人更加敏感和强烈。
邓丽君的形象正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婉约温柔、眼神清澈,长发轻扬,举手投足之间传递出浓郁的古典美。看到她,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拿最美好的语句来形容她 “天生丽质难自弃”、“浓妆艳抹总相宜”。温柔里暗含坚强,美丽中流露善良,她宛若一朵美丽的百合花,轻易俘获了大陆青年男女的心。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邓丽君同样有她的独到之处。她绝非浪得虚名,她的演唱天赋和技艺是高超的。听众在听她的歌的时候,感觉到她的唱腔浑然一体,中间几乎听不出任何换气的地方,她还可以在没有鼻音的情况下唱出连续的高音。同时她的中文咬字也非常清晰,仿若吐珠咳玉,珠圆玉润。
此外,邓丽君的每首歌曲曲调都很简单纯粹,容易上口,几乎每个听过的人都会哼唱,并且一唱就会,易于流行。
还有人说,邓丽君歌曲的流行其实还得益于反对她的歌的人,是那些人激发了改革开放后的年轻人的叛逆之心。
当邓丽君的歌通过磁带、唱片等渠道抵达大陆,在大陆风行的时候,大陆对她的批判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就当时中国人普遍的道德感而言,尤其是对于年长的人来说,她的歌,譬如《何日君再来》完全宣扬的是腐朽没落的观念。人们对这首歌的批判纷纷扬扬,有一位老诗人写了一首充满愤怒的诗,他在诗中勾画了一个让他倍感痛心的情节:在一次惨烈的战斗中,日本帝国主义的轰炸机向死守阵地的中国军队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满天的唱片,唱片中的歌曲就是这首《何日君再来》。然而,老诗人将邓丽君的歌描绘成帝国主义的糖衣炮弹,非但没有阻止年轻人听这首歌,反而提高了它的知名度,激起了年轻人的反叛心理,这首歌由此成了被年轻人传唱最多的一首歌。
邓丽君的歌曲就这样没有征兆却毫无悬念地流行了起来,直到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符号。
1987年,国家正规音像出版社也开始引进邓丽君的歌曲磁带了。从此,邓丽君便以更快的速度流行起来。一时间,从广场、商店、舞厅、饭店,到每个中国人的家庭,她的歌曲在大江南北每一个角落里悠扬流转。邓丽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同时也意义深远地影响着大陆的娱乐界,一度被横扫出去的“流行歌曲”概念再度回来,大批歌手争相在舞台上模仿着邓丽君。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去世。为了纪念她,唐朝、黑豹、郑钧等一批内地摇滚乐队和艺人,曾合作了一个专辑《告别的摇滚》,他们在专辑中坦承,在他们年少的时候,邓丽君对他们有深刻的影响,他们将邓丽君放在音乐启蒙者的位置上。
即便像王菲那样特立独行的歌手,当初也是从模仿邓丽君起家的。1987年,16岁的王菲推出了以“迷人小姐”为名的首张专辑,这张专辑里的歌多数都是邓丽君的歌曲翻唱。正是在这次亮相中,王菲的歌唱潜质才流露出来被人发掘,奠定了当今华语乐坛天后的地位。
可以说,邓丽君的出现使“娱乐明星偶像”这个沉睡了将近30多年的概念再度从天边升起,点亮了普通人的生活。
在偶像辈出的今天,人们再度回望邓丽君,发现她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她的歌曲中,人们看到的也不过是一个纯粹的女人,本性率真、柔和妩媚、甜美温润。但那时,为什么偏偏是这样一个女人震撼、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有人将邓丽君的声音说成“糖衣炮弹”,可被这样的糖衣炮弹击中又有什么坏处呢?情人之爱,绵软的小情绪,那些微妙的情愫,无一不是人间之美,是青春里最让人怀恋的东西。邓丽君美丽地唱出了这些情愫的美丽之处,于是,人们骤然发现逃避压抑这些美好的东西是多么愚蠢。世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