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1)

对于50、60年代的中国来说,研制原子弹是孤注一掷。一旦研究被中断,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经济会变得不堪一击,更致命的是会影响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此次核研究成功,就是一剂强心剂,失败就是一次大倒退。

所幸得是,中国科研工作者不负众望,终于在1964年研制出了一枚原子弹。当蘑菇云第一次从中国升起的时候,无数人泪流满面,这颗爆炸在西部的原子弹就如同给全世界展现的一次炫耀。

当消息传入白宫的时候,美国总统约翰逊也不得不思考,是否到时候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了。对中国背信弃义的苏联只有一则消息,没有任何评论。他们愤怒,也错愕,没想到中国人会制出原子弹,更加没有想到用时如此之短。

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让中国的国防迈出了一大步,中国今天之所以能跻身大国行列,与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科研工作者理应受到褒奖,也理应成为中国的精神榜样。1999年,为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齐聚一堂,参加中共中央为他们举办的表彰大会。

如果说50、60年代的中国是多灾多难,那么两弹一星也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众所周知,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批判反动学术权威的运动,所有的传媒渠道都被对专制学阀和各种管卡压的指责声充斥着。这种学风使很多老专家受到牵连,但是,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真正实现了技术民主。

在科技领域中,不能论资排辈,你经验丰富也不能以此自居。即使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可以跟资格很老的科学家据理力争。有的时候,在工作室里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年轻人跟老专家争得面红耳赤,拍桌子瞪眼睛,就连邓稼先这样的老科学家也时不时会受到年轻人的质疑和挑战。

在这里,中国人的腐朽思想正在一点点地蜕变,平等和民主思想崭露头角。在一个民主的环境下,人的思想才不会受到束缚,才有更多可供选择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是科研人员,一些元件制作工也参与讨论,解决了不少工艺问题。整个项目从科学计划到制作过程都有了充分的参考意见,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失败。

民主就意味着人有独立的思维和发表独立意见的权利,这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不少预案和设计基本上在讨论中诞生,避免了个人主义的狭隘,拓宽了研究思路,减少了失误率,不少试验都是一次性成功。

两弹一星取得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技术共享。几千年的君臣思想让中国人学会了小心翼翼,学会了藏着掖着,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给自己留几分真材实料,不要张扬,不要顶撞,只需要适应。

这些生存方式让中国人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大公无私。在科研领域里,很多人要谨慎对待自己的研究成果,要靠这个来评职称,要靠这个来取得学术地位,所以自己的成果一定要对外保密。如果这项成果有市场价值,那就更得深藏不露。可是在两弹一星研究过程中,中国正在批判这种私有观念。

批判风敞开了所有科研人员紧闭的大门,只要有介绍信,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就能无条件的得到他们所有的科研成果。打破了技术私有的观念,就省掉了很多重复性劳动,节省了成本和时间,令科研工程迅速前进。

两弹一星的计划几乎是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配合,只要需要,上至国家干部下至平头百姓都随时候命。不管是需要人手,还是零件,都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实现。这种协调机制,让很多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

4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神州六号载人宇宙飞船也成功完成了一次太空之旅,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也向广寒宫飞去。不管怎么样,两弹一星的研究成果激励了整个中国。

邓稼先、王淦昌、赵九章、钱三强、郭永怀、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周光召、钱学森 这些名字将同日月一般照耀着中华大地,让无数中国人引以为傲。同时,他们身上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