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结束,美国海军吸取了教训,海军太平洋战区司令官里士满?特纳当即下令组建水下爆破队,成立“水下战术爆破实验室”,并在夏威夷建立了爆破队员训练基地。短暂的训练之后,水下爆破队就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初露锋芒,成功地完成了水下爆破任务。而且经过实战,爆破队员还摸索出了一些独到的作战经验,他们发现在爆破水下障碍物时,最有效的方式是让队员亲自潜水完成,而不是传统的遥控式引爆。另外,爆破队员还发现在白天泅渡到岸上去实施侦察,其效果要比夜间侦察要好得多??这也正是“实践出真知”吧。
牛刀小试之后,美国海军在夏威夷群岛建立了“海上战斗爆破训练与试验基地”。相对于海军战斗爆破队设在皮尔斯堡的训练基地,该基地更注重进行远距离泅渡训练。在训练和实战中,水下爆破队的队员通常身穿紧身衣、脚上带有橡皮鸭掌、头戴潜水镜,颇有一股现代特种部队的味道。
水下爆破队在太平洋战场上,以夜以继日的侦察、爆破、清障行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他们也确实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1944年7月,在美军攻击关岛之前,水下爆破队连续进行了数个昼夜的突击作业,清除了大量人为的、天然的障碍物。后来,一名爆破队员在回忆录中如此写道:“在岛礁的四周,敌人密密麻麻地设置了无数个障碍物,每个障碍物都是由铁丝连接起来,再填充进珊瑚礁。我们用了100多千克的炸药清除了150个障碍,随后又引导常规部队登陆上岸。”
尽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出于安全上的考虑,美国海军对此一直严格保密,在当时,这是一支鲜为人知的部队。
继注重侦察的“侦察员和偷袭者支队”、注重爆破的“水下爆破队”之后,美国海军又成立了一支以突击能力见长的特种部队——战略情报局下属的“战斗游泳部队”,这支部队是由兰波森一手组建的。此人曾经发明了一种名为“兰波森两栖水下呼吸器”的水下循环呼吸系统,这种系统大大提高了水下作业的效率。“战斗游泳队”的队员在训练中可以借助该系统延长水下作业的时间,而且这种呼吸器在水下能不释放气泡,有利于进行隐蔽作业。
尽管身怀“利器”,但“战斗游泳队”的队员并没有多少参与实战的机会,最多执行一些诸如配合水下爆破队之类的任务。在战场上没有用武之地的“战斗游泳”队员也没有闲着,他们新创了很多水下游泳技巧,并研制出很多实用的水下武器装备,为日后的海军特种部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战结束后,海军特种部队遭遇了和陆军特种部队一样的命运,他们大部分被撤编,一部分被转入普通的水面舰艇部队。在朝鲜战争中,“水下爆破队”虽然被投送到战场,但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