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女真骁雄(1)

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农历十一月,金都城上京会宁府⑴。

清晨,朝阳已经在东边天际露出了月芽儿般的小脸,渐渐地,绯红的朝霞穿过薄雾,映红了小半个天际。原先被笼罩在一片淡淡晨雾中的会宁城,随着晨雾的渐渐消散,在朝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雾蒙蒙金色的色彩。人们这才看清了会宁的城貌:这座方圆二十来里的金国都城分为明显的南北两城。北城为居民区,占了整个会宁城的五分之三,数不清的低矮民居在晨雾中时隐时现。街道弯弯曲曲,狭窄而显杂乱,其间还杂有大片大片的空地。而南城的皇城则大不一样,城墙、午门、马面、角楼、瓮城轮廓隐约可见,高大雄伟的皇宫在薄雾中尤为醒目。宫室官邸规划整一,建筑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均衡和对称的手法,这座于金天会元年(1123)开始修建的皇城,集辽和大宋建筑风格于一身。虽然皇城还有许多建筑未完工,但看得出来,全城虽然没有南方宋朝首都东京⑵那样的气派和繁华,但也不失为黄河以北最大的都城大邑。

时间在慢慢后移,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大亮。这时,一声沉闷的钟声从皇宫方向响了起来,紧接着,钟声有节奏地一声接一声,在整个会宁城上空回荡。自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以来的十年间,会宁的百姓已经习惯了这种催促百姓早起的钟声,他们也知道,这是大金皇室早朝的开始。

此时,在皇城中央的干元殿,却又是一番情景。这座长约十余丈、高约两丈的木质宫殿,建在长二十余丈、共有五层的土台之上,显得是那样的雄壮。干元殿正面墙壁上,嵌有当地混同江⑶中特产的五色彩石,工匠们把这些彩石拼成仙、佛、龙、像之形,其间杂以女真人最为看重的松柏枝图案。干元殿的殿顶用青瓦盖成,长长的吻木做成当地的神鸟模样,屋脊重如墨色,下铺帷幕,整个干元殿看上去既雄壮又富于女真特色,使人望而生畏。殿阶前建有一土坛,方圆数丈,取名龙墀。坛上两厢建有木屋,四周围着青幕,是百官上朝前的休息之处。其周围是一大片在建中的木屋,足有数十间,虽未建成,但已看得出其规模之大。

从干元殿中缓缓走出一位礼官,在他的引导下,二十来名大金皇亲大臣从两厢的木屋中走了出来。他们头披带后垂的皂头巾,身穿赭色长袍,腰缠各式玉带,走过由近百名分列在大殿前两侧、身着全套女真族宫廷盛装、手持各式长柄小骨朵⑷的皇宫侍卫面前,缓缓向大殿走去。这些官员的装束使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大金国最重要的官员。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身材不高、但异常壮实的中年女真汉子,他面色沉峻,看上去就知道这是一位老成的人。他就是大金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当今大金国皇帝金太宗完颜晟的同母之弟完颜斜也(汉名完颜杲)。他在大金的地位,名义上仅次于他的兄长太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但实际上,他并不掌握大金的实权。

完颜斜也的身后,是一位高大的中年女真汉子,他大眉方脸,长着一副浓密的大胡须,看上去英武异常,他就是金太祖和金太宗的堂弟、金建国之初国相撒改之子粘罕(汉名完颜宗翰)。粘罕今年四十五岁,在金建国史上,他可是立下了赫赫大功。

跟在粘罕身后的,是金开国皇帝金太祖的二儿子、当今皇上金太宗的侄子翰离不(汉名完颜宗望),他看上去年龄与粘罕相仿,身材不高。和女真人骁勇好斗的性格不同,他为人和气,女真军中称之为“菩萨太子”,但在战场上,他却是一员不亚于任何人的猛将。

在他们的身后,还可以看到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儿子,太宗皇帝的侄儿兀朮(汉名完颜宗弼);太祖的三儿子讹里朵(汉名完颜宗辅);粘罕的儿子、真珠大王设也马;金太宗的堂弟、左丞相都元帅挞懒(汉名完颜昌);大金猛将完颜娄室、宝山大王和萧庆等。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