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梦笔深藏五色毫”(5)

马融学生很多,他只面授少数高材生,其余的则由这些高徒们再授。33岁的郑玄投到马融门下后,也没有被另眼相看,这样过了三年,他甚至没能见到马融一面,更不要说被看重了。后来马融让他回家去,可能此时郑玄还没有露出尖尖角吧。据《异苑》,一天郑玄在树荫下假寐,“梦一人,以刀开其心,谓曰:‘子可学矣’”。郑玄梦见一个人用刀划开他的心,对他说:“你完全可以使自己成为有学问的人!”郑玄睡醒后立即又返回马融门下,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他把所有的典籍都弄精通了。后来郑玄学成东归,马融感叹说:“诗书礼乐全去东方啦!”名师出高徒,后来郑玄也成为了一代经学大师,成为曹操和袁绍争夺的旗帜性对象。

尹知章梦凿其心。据《新唐书》,绛州翼城人尹知章自小就勤学,“尝梦神人以大凿开其心,以药内之”,大概神人是把益智的药灌进了尹知章的心里,于是尹知章文思如泉涌,把诸经的精义全部搞懂了。没多久,以前的诸位师友反而向他求教了。尹知章后来注过《鬼谷子》。但柳宗元的传奇小说《龙城录》中的说法却与此相反,说他“(幼)时性懵”,一天“梦一赤衣人持巨凿破其腹,若(好像)内(纳)草茹于心中,痛甚惊寤”。反正他有了神奇的机遇,智慧脱胎换骨了。

王仁裕梦剖肠胃。据《旧五代史·周书》载,天水人王仁裕从小就是孤儿,无人管教,不好好学习,当然不会天天向上啦,到了25岁,才有意就学(不过比起“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里的苏洵还要稍微先进一些)。但大概基础太差,长进不大。一个晚上他“梦(有人)剖其肠胃,引西江水以浣(洗)之,又睹水中砂石,皆有篆文,因取而吞之”。他醒后,一下子“心意豁然”,自此悟性绝高。后来中贡举时,这批所取进士有33人,都是一时名人,以李昉(《太平御览》主编)、王溥为冠。王仁裕先后有诗达一万余首,编成了一百卷,称为《西江集》,就是为了纪念他做梦吞下西江的文石才取为名的。他后来担任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贾弼梦被换头。南北朝的《幽明录》记载了一个故事,河东的贾弼是琅琊参军,“夜梦一人,塺龅(黄牙)、大鼻、闭目,请曰:‘爱君之貌,换君之头,可乎?’”梦中的贾弼无法阻止,于是他的头被换去了。醒后,“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是你跑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人见者悉惊走”。他才一回家,“家人悉藏”。自此后贾弼只能以半面脸进行哭笑,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的两手、两足及口中可以各拿一支笔写字,写出来的词章都很有文采。不过,这个故事编造的痕迹比较重。

这样的奇梦,还有河南洛阳人王处讷做过,小时候有个老头来到他家里,煮取自洛河的石头就像煮面一样柔软,令王处讷吃下去,说他:“你性聪悟,后当会为他人之师。”王处讷“又尝梦人持巨鉴(大镜子),星宿灿然满中,剖腹纳之,觉而汗洽(汗流浃背)”,过了一月有余,心胸都还觉痛。他因而留意星历、占候之学,非常精通。

这样开肠剖腹的奇梦,似乎挺令人向往,可有时未必就佳。据《永乐大典》残卷里《珩璜新论》记载,蜀郡人扬雄(“西蜀子云亭”主人)临死有“梦五脏出外”的故事:汉武帝命他作《甘泉赋》,他绞尽脑汁去想,“夜梦五胆出外,以手收之”。醒后,就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因病而死。

梦见名人仙人

“物以稀为贵”,就像因为英雄稀少,所以才有英雄这个东西。同样,人们一旦梦见前贤,往往作为佳音,如孔子曾经多次梦见周公,而孔子作为文化偶像,也经常被后人所梦见。

刘勰梦孔子。大名鼎鼎的文学评论集《文心雕龙》是文人必读之物,其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勰,他曾经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他在序言里曾经记了一个梦:“予生七龄(岁),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齿在逾立(30岁),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仲尼当然是指“孔圣人”了,他因为梦见了捧着丹漆的礼器随孔子南行,醒后就喜不自禁,觉得大任在肩,还大发感慨庆幸不已:“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他主张文学作品应有“风骨”(充实的内容)、华美的形式(文采),并提出文学批评的六条标准:位体(体裁情志)、置辞(铺饰辞采)、通变(适应时代)、奇正(语言雅俗)、事义(典型题材)、宫商(语调辞气)。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了这样的成绩流芳千古,刘勰也不枉自梦见孔子一场!

元朝曾经当过多处书院山长(相当于校长)、桃李满天下的资州内江县人黄泽,据说也是早年“尝梦见夫子,以为适然(偶然),既而屡梦见之,最后乃梦夫子(亲)手授所较《六经》,字画如新”(《元史》),他在梦中得到启发,于是深有感触,觉得自己以前所解的经书多不正确,就作了《思古吟》十章,大力歌颂孔子之德,可上比于周文王、周公。后来黄泽精通于古籍的注疏,任满即归家乡,闭门授徒,不再出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