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辈子就干汽车了(10)

但廉玉波唯独投进了王传福的“怀抱”。2003年末,王传福亲自飞赴上海,约见众多行家推荐的廉玉波。

廉玉波后来回忆说:“当时每次聊的时候,王总都是对汽车充满了向往,充满了热情,我被他讲的,有的时候都没有说话的空间,而且谈了这么多次,王总叫我来,从来没有一次王总讲你来了以后我给你多少钱一个月,从来没有一次。”

廉玉波觉得面前这个40多岁的安徽人和他所见过的众多民企“车疯子”很不一样。他问王传福:“你懂汽车吗?”王传福老实地回答:“我喜欢车,我看了上百本书。”当时的王传福还不能说是一位地道的汽车“内行”,但他以一个制造业行家的眼光分析认为,汽车绝对是中国人的产业。这固然是一个综合多学科的产品,但一百多年下来其中的大部分技术都已十分成熟,并非遥不可及。

“第一次跟他(王传福)到北京出差的时候,他第一件事是先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了所有汽车行业的书包括我上大学、上研究生时所有的那些书他都买回去了,看过了。”两人在上海的那个经贸大厦里面谈了一个通宵,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而当时谈的所有内容,都是将来王传福怎么搞汽车。

这种兴奋在廉玉波心中产生了共鸣。20多年来,他没有机会为一汽、二汽、上汽造车,因为“他们请国外的做”。他愿意跟民营企业家合作,因为只有后者才敢想敢做敢投入。但是“国内的企业后端工程能力比较弱,设计一个东西给他,往往很难做得好。他做不好的时候,认为是你设计没做好,不是他车没做好”。廉玉波老是感觉到设计公司和企业之间存在着目标的落差,因为设计公司管不了后面的工程环节,民营企业期望值过高,很容易落下抱怨。而王传福的自信完全不同于以往外行造车所表现出的无知者无畏。

就这样,廉玉波这个香饽饽被王传福给吸引到了比亚迪,最终,廉玉波决定加盟比亚迪,他希望亲手将自己的设计图变成能跑能卖的汽车产品。有了他,王传福感觉自己如虎添翼,招贤纳士后,王传福开始整装出发,准备甩开袖子大干一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