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英国的“移民”与“土著”的融合,其实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紧张较量。而在这个较量的过程中,“挥拳”的基因都被两者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这个角度来看,说英国人善于挥拳毫不为过。不过,只会在英国岛内挥拳的时代终会过去,英国人会将目光转向外部世界,而“拳头”也会落在英国以外的地方。
英国人最先对外挥拳的地区是欧洲大陆,而欧洲大陆也感受到了英国这个岛国的厉害。从14世纪开始,英国和法国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的百年战争,在这场世界上最长的战争中,法国人吃尽苦头。尽管百年战争最后以英国势力被赶出欧洲大陆这样的结果而告终,但英国还是在挥拳中尝到了甜头,同时也激发了英国人征服世界的欲望。可以看到,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英国经历了韬光养晦的岁月后,便开始持续不断地进行海外扩张。与西班牙的争霸,可以说就是这个天生的海洋民族又一次摩拳擦掌的结果。
话又说回来,英西争霸之后,虽然英国是向欧洲、向世界展现了自身的实力,但这个实力还不足以让英国力压群雄,尤其是之后的英国还陷入了内战的泥潭。所以,进入17世纪,英国也依然未能成为大西洋舞台上的拔头筹者。不过,英国仍在不遗余力地证明自己的实力。
在英国内战结束后,其恢复了对外扩张路线,并大力发展海军。而17世纪50年代,英国更是向当初利用西班牙衰落而垄断了世界贸易的荷兰挥起了拳。为此,两国先后进行了三次海上战争。那个时候的英国,也算是个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国家。或者说,英国更多的是被人们想象成了一个欧洲强国。事实上,当时的英国仍未充分具备对他国施加影响的能力。这一点,在英国与荷兰的三次海上战争中可窥见端倪。之前,英国人尽管已经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但当他们面对荷兰的舰队时,也并不是从容不迫。换言之,那时的英国海军不过是稚嫩的孩童,而没有一支傲视群雄的海军,英国也就不可能成为统治海洋的世界贸易国家。
对于这点,英国人自己也是知道的。怎奈当时的英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裂变的状态——议会和王权斗得不亦乐乎。政治权力结构的不稳定让英国如处蜕皮的软弱时期。这样一来,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在国际争霸上,英国的抱负都未能得到全面舒展。
英国蜕变的过程是漫长的,所幸的是,这个阶段的英国倒不是终日硝烟弥漫。也正因如此,英国国内的经济才得以延续发展。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国内政变化的时期,欧洲大陆国家也正斗得热火朝天。尤其是1618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诸多欧洲国家被卷入其中,这里面有不少就是英国的对手,比如法国。同是野心勃勃的国家,它们因为自顾不暇而没来得及利用英国的软弱而乘机打击它。就是这样,英国才没有因内部变革而导致外敌入侵,其改革的成果也才得以保留下来。
17世纪80年代末,英国的政治风暴最终平息。与之同步,英国对外扩张的野心也越发膨胀。可以说,那时的英国已是脱胎换骨。一方面,在克伦威尔时期,“护国公”克伦威尔率军队入侵了爱尔兰,征服了苏格兰,最终使英国的内部达成了某种程度的统一。另一方面,英国通过三次对荷兰的开战,最终成功打击了当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夺取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