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欧洲引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3)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长久以来,欧洲大国无不垂涎巴尔干地区,它们甚至为了争夺各自的利益而大打出手。在14世纪,奥斯曼帝国的旗帜插在了巴尔干的土地上。自此,巴尔干各族人民被土耳其人所奴役。进入15世纪,俄国人也插手巴尔干地区的纷争,加入到争夺该地区利益的队伍中。到了19世纪,巴尔干的西北部地区成为了奥匈帝国的囊中物。

所谓有压迫就有反抗。巴尔干各族人民都希望能摆脱列强的奴役,尤其是摆脱土耳其封建贵族的统治,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经过长时间的抗争,到19世纪时,巴尔干地区的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先后获得了独立或自治。不过,对于整个巴尔干地区而言,仍难摆脱“我为鱼肉”的命运。

进入20世纪,巴尔干地区的纷争仍是无休无止。那个时候,奥斯曼帝国的帝国大厦摇摇欲坠。于是,欧洲列强们便开始盘算趁势重新瓜分巴尔干半岛。如此一来,欧洲列强们在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更甚从前。再说,巴尔干的纷争还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欧洲列强间的矛盾、与土耳其统治者的矛盾,以及巴尔干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矛盾,这些也都是重重叠叠、错综复杂。

在1908年,土耳其国内正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这样的情况,让很多欧洲国家心猿意马。比如俄国就感到重新瓜分土耳其领土、染指黑海海峡的有利时机到了,还有奥匈帝国也是蠢蠢欲动,甚至,它还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这两个国家,为了各自的野心搞起了串联,还达成了秘密协议。不过,俄、奥匈之举遭到了英、法的非议。在一片非议声中,奥匈帝国仍执意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并入自己的版图。此举大大刺激了同样对这两个地方有着特殊感情的塞尔维亚。一时间,反奥匈的情绪弥漫着整个塞尔维亚。所以,才有了后面的萨拉热窝暗杀事件。

这边的奥匈帝国一口气吞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两块肥肉,那边的俄国却没有显著斩获。这样的结果,让两国的关系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那时,同样是俄、奥匈两国盟友的德国,选择了站在奥匈帝国的一边,为此,俄国对德、奥匈的态度由“友”变“敌”,最终还投入到了协约国的怀抱。俄国甚至还利用奥匈与塞尔维亚的敌对关系,转而煽动对奥匈战争。

巴尔干的矛盾不可调和,纠纷、冲突、战争自然也就不可避免。1912—1913年间,在欧洲列强的操纵下,巴尔干半岛发生了两次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两次巴尔干战争的发生,实际上反映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和斗争。

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明着交手的是在意土战争中由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4个国家结成的巴尔干同盟一方和土耳其一方。谁能想到,一场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殖民地之争,竟会使反对土耳其的力量急速结合。先是1912年3月,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签订一项“反土防奥”的军事同盟条约。再是2个月后,保加利亚与希腊签订了同盟条约。8月,门的内哥罗也加入到这个同盟。9月,这个巴尔干同盟开始向土耳其边境集结军队。10月初,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终于爆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