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教-学”均衡的公共知识条件

我们不一定做过教师,但生活于现代社会的我们必定做过学生。

我们离不开教师。我们上小学,教师教我们识字、教加减乘除;我们上中学,教师教我们几何、代数;我们上大学,教师教我们未来生存的专业知识。当然,在任何时候,教师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如果我们对学生-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一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有着特别的知识结构。

教育有什么样的结构?对于教师,教师知道他或她应该知道某些知识,学生知道他们的教师知道他们想学的知识,教师也知道学生知道他或她拥有某些知识。即:教师知道某些要求的知识是公共知识。我们用K1p表示“教师知道某些学科的知识”。1代表教师,K代表知道,p代表学科的知识。K1p为公共知识。

同时,学生不知道教师知道的学科性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无知也成为公共知识。即:教师知道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无知,成为学生和教师间的公共知识,同时也是全社会的公共知识。我们用~K2p表示“学生不知道某个学科的知识”。2代表学生,p代表学科知识,~K表示不知道。~K2p也是公共知识。

K1p和~K2p不仅是教师和学生间的公共知识,同时也是社会的公共知识。因此,之所以教师站在讲台上,处于“教”或“传授”的位置,而学生坐在课桌前处于“学”或“聆听”的位置,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公共知识存在。“教-学”或“讲授-聆听”构成一博弈均衡。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构成,“教-学”或“讲授-聆听”的均衡便不会形成。

这样的均衡何时会打破呢?

我们说,既然“教-学”的均衡依赖于公共知识K1p和~K2p ,一旦这样的知识构成被打破,“教-学”之间的关系将被终结。这里有两种可能情况:第一,K1p不是公共知识。或者因为教师不具有这些知识,或者教师具有这些知识但没有成为公共知识,“教-学”的均衡不能形成,这个教师便不能站在讲台上。第二,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将知识教给了学生,学生也知道了教师讲授的东西,学生将离开该课堂,此时“教-学”均衡也被打破了。

当然,要注意的是,K1p和~K2p为公共知识,只是“教-学”均衡形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