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企业为什么总是集体性很受伤(1)

中国企业为什么总是集体性很受伤

偌大一个中国,却没有几个世界级民族品牌。而日本弹丸之地,拥有大把国际大品牌。每年中国都有大批的民营企业倒下去,很多企业家感叹在中国做实业实在太难。事实上,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做企业都很难。中国民营企业脆弱不是能怪环境,一个重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企业之间缺乏联合精神。日本的大腕品牌都不是一己之功,而是有着可靠的“后台”,坚强的推力。中国可以考虑学习日本综合商社的模式,完成对中国企业的整合,并一致对外。

都是资源有恃无恐惹的祸?

“地大物博”曾经是我们几代人引以为豪的民族记忆,“地大物博”赐予了我们的企业有恃无恐的豪迈。多年来我国企业习惯于以资源换技术,以资源换市场,很多企业唯利益是图,不会去关注“中国资源已短缺”这种环保人士的“恐吓”。

在国际上中国制造就是中国企业的代名词。在国外买一个玩具、一件衬衫、一款小家电,很可能是“MADEINCHINA”。过去20年,中国一直遵循着贫困国家的发展战略:利用自己劳动力价格低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中,靠低廉的价格打败对手,占领世界市场。如今“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100多种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涉及家电、通讯、纺织、医药、机械、化工等十多个行业。“中国制造”的标签遍布全球各地,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体现,也意味着中国已成为“世界加工厂”,但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模式。从工业的产出看,大部分是资源高耗和高污染型,如焦炭、铝业等。生产1吨铝平均消耗15000度电,相当于消耗4.8吨标准煤。这些产品大多用来出口,也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在为外国节约资源,污染自己的生存空间。从生产成本及效益上看,我国单位产值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比,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吨钢的可比能耗要高出15%,火电供电能耗要高出20%,水泥的综合能耗要高出23.6%。表面上的经济繁荣,可能潜藏着资源枯竭的危机。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高耗能、高消耗资源性产品转移到中国,相应加大了我国的资源消耗总量。随着大量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

出口以资源为依托的低附加值产品,这种方式其实是在变相贱卖我国宝贵的资源,另外搭售了我们的廉价劳动力。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每天向世界输送天文数量的产品。这些产品全面消耗着中国的各种资源,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矿物能源。这些初级产品以接近资源的价格被卖到国外,他们将这些初级产品精加工后加价几倍再卖给我们,我们靠卖资源和苦力赚的一点血汗钱,转一圈后就又回到外国人手里了,我们一无所获,还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牺牲了健康。因此,资源被贱卖乃是中国最大的痛。

如今,中国制造已成为资源消耗类、环境污染类产品和廉价产品的代名词,因为我们并没有调控好中国制造的出路,也没有有效地形成监督体制,现在看似繁荣的中国制造实质上是把中国变为了资源、环境、劳力的奴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