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个案要翻”(5)

1973年5月25日晚,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话。毛泽东强调要重视上层建筑,抓路线问题。他要求政治局的同志,当然也包括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在内,都要认真看书学习,要懂得历史,学点哲学,看些小说。毛泽东说,郭老(即郭沫若)的《十批判书》有尊孔思想,要批判;但郭老功大过小,他在中国历史的分期上,为殷纣王、曹操翻案,为李白籍贯作考证,是有贡献的。对中国的历史要进行研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乌龟壳(甲骨文)到现在,都要进行研究、总结,要有知识。(《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社会主义时期)》,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108~109页。)

郭沫若在1959年1月17日著文《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载《光明日报》,1959年1月25日),内称:“从蔡文姬的一生可以看出曹操的伟大。是曹操把她拯救了的。”“曹操对于民族的贡献是应该作高度评价的,他应该被称为一位民族英雄。然而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了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歪曲。”

郭沫若在20世纪70年代所著的《李白和杜甫》,内称李白有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一说。

1975年,毛泽东垂暮之时。他在读《三国志》的时候说:“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三国,这是向统一发展的。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司马氏一度完成了统一,主要就是他那时打下的基础。”(芦荻:《毛泽东谈二十四史》,见《光明日报》,1993年12月20日。)

1976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再次用孔子、秦始皇、曹操、朱元璋没上过大学来说明: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增长才干。(《十年后的评说——“文化大革命”史论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308页。)

据芦荻回忆:毛泽东晚年时期,对朱熹,一方面指出他的虚伪,说他责打被压迫的妓女,给妓女加上伤风败俗的罪名,而自己却又纳妾;另一方面又指出朱熹的学问渊博,是个大学者,而且还颇有开通的地方。一方面指出骂曹操为“汉贼”的正统观念,始自朱熹的论著;另一方面又说朱熹的《紫阳纲目》是应该一读的著作,并手书了“紫阳纲目”和“道学三朱熹”(《朱熹传》在《宋史·道学三》里)。他让我读朱熹的书,并说,这是很有用处的。(芦荻:《毛泽东谈二十四史》,《光明日报》,1993年12月20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