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松之注三国“有极大的好处”(1)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山西兴县高家村,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在谈话中,他对《晋绥日报》的某篇新闻通讯、某个编者按语,也都记得清楚。他赞赏用“编者按”的形式,对报纸发表的材料加以批注。他说,后来的批注虽然有缺点,但是那种负责精神是好的。他还说,金圣叹批注《三国志》,有人说不好,我看是好的,使人看时有个头绪。当然,批注得不完全对。(纪希晨:《忆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山西文史资料》第31辑,第11页。)

金圣叹(1608~1661),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评天下才子书有六:《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但并未听说他批注过《三国志》,此处也许有误。

毛泽东在全国解放后,立刻要求组织史学家从事《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他首先指定标点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李一氓:《毛泽东同志与中国古籍》,见《光明日报》,1983年12月18日。)

在二十四史中,毛泽东特别爱读裴松之注的《三国志》。毛泽东对裴松之的注批注说:“长篇大论搜集大量历史资料,使读者感到爱看!”(张贻玖:《毛主席的书房》,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裴柏村人。刘宋元嘉三年(426),奉皇帝命令为《三国志》作注,于元嘉六年(429)完成。注文共有32万余字,略少于原著。他先后查阅了魏晋时期142家史籍,参考了200多种文献。他的做法有:(1)补充缺漏;如三国大科学家马钧,《三国志》只字未提,便须增补。(2)疏其详略;如关羽、赵云等人的活动,《三国志》过于简捷,即引《蜀记》、《赵云别传》补充;“屯田”甚略,即引《魏书》补充。(3)考信纠误;如官渡之战,《三国志》记曹操“兵不满万”,裴注以“记述者以少见奇,非实是也”,如当时钟繇就支援了战马2000匹。(4)提出质疑;叙其不同之说,对同人同事的不同结论,尽以罗列,供人们日后判断,如曹操杀吕伯奢就有了新说。《三国志》注所引的魏晋时人所著史书,除少数如《华阳国志》,大多都已失传。

三国以《史记》、《汉书》和《东观汉纪》为三史;尔后宋有十七史,明有二十一史之目;清朝乾隆时又增《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合为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有武英殿刊本(《殿本》),商务印书馆《百衲本》及建国后中华书局的点校本。据《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毛泽东的这部“二十四史”,系清乾隆十二年(1747)武英殿版,同治八年(1869)岭南舴古堂重刻本。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魏书·刘晔传》,批语:“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刘晔(?~234),曹操主要谋士。魏明帝曹睿想讨伐蜀,征求他的意见。刘晔与皇帝密谈“可伐”,但当同僚问他时,却说“不可伐”。皇帝责问他为什么出尔反尔。他以不得泄露机密为借口。后来他责问泄露机密的杨暨:“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可采,不可不精思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