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言新政,耳目一新(4)

对于选拔人才,袁世凯也提出了建议:

各省督抚保荐人才,业经恭奉谕旨。至今省学政,虽专司文柄,而轩所及,周遍通省,接见官吏,考试诸生,此中才智杰出者,当不乏人。乃三年届满所保者,或有一二敦品绩学之士,而经济才艺能收实用者,从未破例上陈。此外,更有乞体遗老,关心风化,籍本土着,人性熟悉,较之督抚深居简出,寄耳目于人者,见闻尤为确凿,似宜并令周咨,俾阐幽发隐,广搜岩穴之瑰宝。惟滥保之咎,既有专条,而得人之赏,亦须审定。其规避处分,不肯访举人才者,尤须惩警,似宜详细审酌,另立举才款限,专条刊发各省,严切晓欲谕,俾各省遵守以期持久。

如京都国立馆院,凡各省选举人才,必饬令赴馆院,由督率之王大臣及提调等详加察核,并令同业者与之考较,如此则事皆实际,举尽真材,较之一纸送入,即畀以重任者,其疑信奚啻霄壤。

袁世凯对以前荐举人才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批评,“而经济才艺能收实用者,从未破例上陈”。“经济才艺能收实用者”在当时,可能是处于社会末流,自然不会得到“破例上陈”,但袁世凯显然看到了“经济才艺能收实用者”对于国家建设的意义,遂专门点出,以示重视。另外,袁世凯建议设立馆院集中学习、谈论,这就类似后来设立大学集中培养人才。

科举制度对于“经济才艺能收实用者”最是不公,而这些人才,恰是当时国家富强的根本,于是袁世凯在万言书中进一步强调了实学:

词章之学,不能大俾实用……嗣后应请简派学政典试各差时,慎择讲究学时事者充其任,务饬特重实学。如所选之士,实学较多者,应请酌加褒奖,以示鼓励;其谨取章句者,亦略加申斥,庶本源既易,而天下向风,士气文运,自必随之更新,且从此一转移间,则寻章摘句之举,尽变为经济应世之才,其得失所关,殊非浅鲜。

为了切实选拔好人才,让一些精通西学的人才脱颖而出,袁世凯还建议采用新的选拔方式:

沿海一带,如闽粤江浙等省,聪俊子弟中,素习洋务西律,足以参赞交涉,及肄习格致化学,足以分任制造,又谙练陆军水师。足以教习管带者,诚不乏人。惟此等人素习简率,不谙官场仪节,故从不与长官来往,大吏知者甚少,即间有一二进谒者,亦因其质而无文,置之不论。似宜速订条规,刊行沿海各省,早定年限,令南北两洋、两广、浙闽大吏,妥议试规,择适中之海关道经办试场,廷聘名师,分西律、技艺、军务为三途,照童试例,取邻保甘结,择期开试,其身家不清,素有劣迹者,概不准入;得取者,亦列为生员,择正科之次年,由四省大吏延师秋试,次春会试。由生员而举人,而进士,均仿照文学乡会条规各色办理,但考取以进士为止。每次定额若干名,随时再酌量增加,均交新设馆院,分司学习,俾得量才授职,庶所事皆所学,渐收用人实效。至考试经费,亦由沿海各省大吏关道筹办,其阅试各师,先由承试官精择聘请,迨所取之士依次造成,即由新设馆院中择派督试,藉可鼓励后进,广拔真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