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可能永远保持觉知吗

问:人有可能永远保持觉知吗?

克: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这是不是一种"贪"的形式?你的意思是:"如果我能做到的话,我的人生就不一样了。"因此你其实是起了贪念。不要去管你是否能永远保持觉知,试试看就对了。只要你开始觉知,就会发现保持觉知有多困难了。

问:(声音没有记录下来)

克:透过我身体的感官,会出现一种视像,心理上也会出现视像。当我看着眼前的某个东西时,为什么会把内心的记忆投射到我所看到的东西上面?

这一切都跟冥想有关。你不能说冥想是在这一切东西的结尾才出现的状态!这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觉知这一切就是冥想,这便是冥想的美之所在。美不仅仅限于建筑、山丘的曲折线条、落日或夜月,也不限于文字、诗词、雕塑或绘画--美就在生活中。我们看见的任何一个事物之中都有美。

然而一个已经扭曲、破碎的心,还有没有可能清晰无碍地去看每一样东西?我们都是饱受折磨的生命,这是无可置疑的事。我们的心已经饱受折磨,或者正在受折磨中--这样的心如何能清晰无误地去看事情?若想找出答案--我们是在觉知而非在口头上说说就算了,就必须深入探索"经验"这个东西。

每一种经验都会留下痕迹或残留物,留下一段痛苦或快乐的回忆。"经验"这个名词意味着"完成"某件事,但因为我们从不真正"完成"任何事,所以才会留下痕迹。如果你有了一次震撼人心的经验,而你彻底变成了那个经验,那么你就会从其中解脱出来,这样一来它就不会留下任何记忆的痕迹。

但为什么我们的每一个经验都会留下记忆,储存在显意识或无意识里?因为记忆阻碍了我们的清明及纯真。然而你又无法阻止经验的发生,如果你阻止它们,就会在自己的周遭筑起一道高墙,如此一来你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这是大部分人都在做的事。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经验的本质与结构是什么。譬如昨天傍晚你看到落日的美景--玫瑰红的余晖照射在水面上,所有的树梢也都沐浴在这璀璨的霞光之中。你看着它,享受着它,四处充满着欢愉、美、色彩及深度,几秒钟之后你突然起了一个念头:"真是太美了!"于是你把这美景描述给某一个人听,你很想再拥有它,再拥有其中的美、享受及喜悦。也许你明天又回到原处,在同样的时刻同样的地点再一次地观赏落日,不过你是带着昨日的记忆在看着它的,因此眼前崭新的景象已经受到昨日记忆的影响。同样的道理,你可能羞辱我或奉承我,而那份羞辱或奉承就在我的心中留下了苦与乐的痕迹。因为我一直在借由经验累积一些记忆,所以我的心变得愈来愈粗劣、沉重、浓浊。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因此我能不能在听到你对我的羞辱时不立即产生反应,而能够留心地倾听、思考你的话语?当你说我是个蠢人时,你的话也许是对的,也许我真的是个蠢人,或者当你奉承我的时候,我也留心地倾听。如此一来,无论是羞辱或奉承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样心就能保持警觉。不论是羞辱、奉承、落日或任何一种事物的美,我们都警醒地觉知。因为心一直保持警觉,所以它一直是自由的,虽然它已经有过千万种经验。

问:假设某人羞辱你,而你却很仔细地聆听他在说些什么,这样等到你听完了之后,就知道他到底说得对不对了?

克:不!你其实立刻就知道了,因为你的心已经从过往累积的知识里解脱了出来,所以很清明。

问:那么它一定是警觉的……

克:当然。其中带有极大的喜悦,反之则不然。因为那样的心已经被扭曲,已经饱受经验的折磨,因此永远不可能是清新的、年轻的、纯真的、活泼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