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的“战略需要”

主张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的学者,所强调的是中国的“战略需要”。喻希来认为,当中国的综合国力还达不到世界领导者的资格时,不仅应当“韬光养晦”、“不出头”,而且应当学会做国际体系内合法的忠诚反对派。否则,即使将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将会面对一个有满腹怨恨的下野者与野心勃勃的权力觊觎者组成的反华大联盟。另一位学者指出,中国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实力的局限性,避免打破现有的国际秩序的理想冲动,谨记要“韬光养晦、决不当头”。这一基于中国战略需要提出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的人,都把韬光养晦等同于“决不当头”。他们强调的都是不对抗,不当挑战者。

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韬光养晦战略的具体含义一直处在变化之中。但是这一战略本身却仍然适用。这是因为中国所面临的战略约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面临的战略约束,基于中国的几种需求,即和平的需求,发展的需求,主权完整的需求等。中国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面临着自己特有的地缘难题:中国周围大国林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身处大国的包围之下,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构成了中国的强邻,而且,地缘政治上的几个破碎地带——朝鲜半岛,东南亚,中亚——分布于中国周边。这种形势使中国奉行现实主义或如米尔斯海默所谓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变得非常不现实。如果中国奉行现实主义的政策,那么,就有可能在中国周边形成围堵中国的国家联盟。这样的局面,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劫数,因此需要全力避免。

这样的联盟不是不可能的。一直以来,学术界、舆论界流传着美国、印度等国正在筹划“北美—亚洲条约组织”(英文简称NAATO,中文俗称“亚洲北约”)的说法。这个构想是由印度学者纳拉帕特提出的。印度似乎十分热衷于这个构想。据说,设想中的亚洲版北约由核心到外围包括了三类国家和地区,起主导作用的第一类国家是印度和美国,同时还应适当发挥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周边地区的辅助作用;第二类国家包括菲律宾、韩国等在内的一些所谓“民主”国家;第三类是一些亲西方的阿拉伯国家。具体说来,该组织的成员可能会有印度、美国、加拿大、科威特、巴林、阿曼、卡塔尔、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等国,而印尼和越南在满足所谓“民主”条件后,也可在适当时间加入。值得关注的是,在纳拉帕特的计划中,我国的台湾也被其视为一名潜在成员。虽然美国官方并没有对此表示过支持,甚至公开否认有这个计划,但是,中国却不能不对此表示关注。如果这种联盟在没有中国参与的情况下组成,那么,中国的上述几种需求,就变得不易满足,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前景,推动着中国寻求双边的或多边的战略约束。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宜用10年、20年、30年等具体的年数来界定。有一个说法把中国的机遇期划定为未来20年。这是值得商榷的。对于中国来说,崛起过程固然需要把握和创造机遇,但是,严重的问题是崛起之后,有人把崛起过程中的摩擦看得很重,而验之于历史,真正的挑战是在力量稳定之后。如果认为中国在20年内崛起,那么,20年之后呢?从观察家表示出来的担心看,重要的恰恰是20年之后。这些观察家都担心,中国崛起后,是否要恢复中国维持了上千年的朝贡体系。如果中国把民族复兴界定为获得霸权,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全球体系,那么,亚洲版北约就可能变成现实。这样中国将卷入对抗性的两极格局中。这将是中国的悲剧。

因此在这样的战略约束下,一个基本的战略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如何使用国家的力量。包括:一、中国如何看待自己所获得的力量;二、世界如何看待中国力量的增长;三、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关系,既定的国际体系如何互动。

在讨论韬光养晦战略时存在着一个悖论:作为一项谋略,就应当是幕后的操作,需要隐蔽自己的动机。在具体应对的时候,需要让人看不出来是“谋略”。如果让人看出来是谋略,也就失败了。

然而,目前,韬光养晦则成了公开宣示的战略。那么,这种公开宣示下的韬光养晦意味着什么呢?我的看法是:韬光养晦实质上是一种发展战略的哲学基础,是最高层次的战略或者说是大战略,它指的是一种对待力量的态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