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有不少人读到此节,常常觉得似乎已经明白,但却又有点扯不清爽的感觉。我愿在此尽一份力。
孔子说有两种人他没看过(请注意,言语谨慎的人说他没看过,有时便等于说他认为不存在的意思)。一种是非常喜欢仁德的人,其喜欢的程度,已达到没任何事物可以超越的地步。这是一种极端,孔子说他还没看到过。另一种是非常厌恶不仁事物的人,其厌恶的程度,达到了不使任何不仁的事物沾身的地步。这是另一种极端,孔子说他也没看到过。
除了这两种极端外,就是比较中性的广大众生。他们好仁,但不到无以尚之的地步。恶不仁,但对不仁也有所容忍,不至于到不能沾身的程度。这种人才是现实社会中有血有肉的“真”人;这种人,正是孔子以为可以教育、可以勉励“行仁”的对象。
为了劝进仁道,孔子又说:仁道是人人可行的,我还没看到过想行“仁”而连坚持一天工夫都做不到的人(又是另外一种极端)。接着孔子为了客观,又说:“或者世上也有这种人吧,只是我还没见到过罢了。”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我个人一直觉得“君子怀刑”这个“刑”字是一个音误字。所谓音误就是声音相近,写的人写时误听而错写。
“刑”字在春秋之时,广泛地说是“法”,而在使用中极为普遍地是指有惩罚性的刑法。例如《论语·为政》篇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又例如《左传·阴饴甥对秦伯》篇中,“我知罪矣……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有二心的人害怕你的惩罚)”,不胜枚举。所以严格地说,真正怀刑的人是小人不是君子。君子的心目中有道德律。君子当然也知法,但一个君子做错了事,他的良心将先受到道德的谴责,不必等到法律来制裁方知害怕。故而“君子怀刑”的说法有所不妥。我认为很可能是一个与“刑”音相近的德性字眼,那就是“信”。全节应是: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信,小人怀惠。”
总说本节的意思,是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像一般百姓一样,只生活在讲物质功利的现实世界里。“君子”应该把他们的精神加以提升,把生活的内涵延伸到有道德感的价值领域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