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两千五百年来的老师

孔子比苏格拉底早生一百年左右,为教育平民之第一人,也是首倡以仁爱为人生之意义的第一人。他一生努力于教自己、教别人,学不厌、教不倦。他的人格极其崇高;他的精神对两千五百多年以来的中国而言,犹如漫漫长夜中的明灯。他主张每个人必须活得有意义。他教导人们要自觉自己是人,不是禽兽。他要人们了解到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生活的意义,不只是为了觅食或满足一己之私。他强调个人是生活在父母兄弟子女之中,是生活在相互帮助的朋友之间。所以,作为众人之一,必须知道人人助我,我也应该帮助人人的道理。

因此,孔子不但成为中国两千五百年来的老师,也化及了邻邦,以至于世界各国。他留下了对弟子的嘉言。这嘉言连同其与弟子间的谈话,是世界的宝典,它的名称是《论语》。

当时,印刷术尚未发明,用来写字的纸张也还没有。《论语》全靠一代一代的学人辗转传抄,抄在一条一条的竹简或木片之上,因此每每有抄错了的字,与穿错了位置的竹简或木片。又不免有无聊文人,自作主张,加上一两句,或三四句自己所想出的话,夹在原来的《论语》之中。

在以往两千五百年之中,也有不少的有心人像萧民元先生一样,以他们的学识与智慧纠正了《论语》之中的错字、借用字、误解原意及故意夹在里面的字句,功劳很大。虽则其中有少数地方也有改错了的,或解释错了的,但这也不要紧。改错了的慢慢也会有人再加纠正。

萧先生的《论语辨惑》,我认为是此类研究中最好的一本。这句话并非过分恭维。我计算了一下,以我的浅学,目前认可萧先生所改正而实有问题的字,确有多处。例如:第四章《里仁》,第一节“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刑”改为“信”;第六章《雍也》,第十六节“文胜质则史”,“史”改为“饰”。

而萧先生改变古人释意的字句也不少。例如:第二章《为政》,第十四节“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前人误以为孔子要把异端攻击下去,害就没有啦!实际上,孔子之时没有什么可以叫做异端的,孔子也从来没有要攻击什么有异于儒家的学说。

第二章《为政》,第二十四节“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是孔子为了冉求不敢反对季氏僭用祭泰山之理,而训斥冉求的话。而前人对孔子突然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感到莫名其妙,萧先生则加以说明。

此外,像第五章《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一节及第十章《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一节,萧先生透过了他的想象力,鲜活化了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及孔子即情即景的生活教育特色。而在第二章《为政》第三节“子曰道之以政”,则又讨论到一些十分严肃的问题。

目前,尚有若干有趣的章节我仍在研究之中,其中也有要等到会见萧先生切磋一番才能获得结论的地方。

此书用字简洁,内容丰富,读了之后就会觉得作者确有所见。书中除了多有新义外,还有不少发人深思的议论,有待读者自行审鉴。现在,我想说的是:我以为,这部萧先生的大作,是今日研究《论语》者不可不读的一本好书。

黎东方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