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与“世间智”

谈过了一般的世间智,接下来谈“般若”与“世间智”的比较。

我们先来谈谈“般若”与“美善智”的不同。(由于般若和美善智的“质性”重于“量性”,做比较时甚难直接描述,只能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不得已处尚请见谅。)

般若和美善智有两个主要的不同之处:一是“质”的不同,二是作用的“主动、被动”不同。

从“质”上说,“般若”有如精炼的纯金,美善智则若未冶的矿石;般若有如怒放的花朵,美善智则若未绽的蓓蕾;般若有如弥漫的热气,美善智则若不动的寒水。又,同是般若也有各种不同的深广度。“美善智”如与“深般若”相比,前者有若凝聚的物质,后者则如无所不在的能量。

从作用的“主被动”来说,般若是主动的照射,美善智则是被动的感知。关于此点,我想引用一段《心经》的文字来说明。

《心经》一开始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2]皆空”。这句话中“照见”二字很有意思。“照见”和“看见”不同。看见是光线射到眼里而起的视觉反应。眼球转动虽是主动的,但看见却是被动的,因为光线不来,就看不见了。在观自在菩萨的那个甚深境界里,早已超越了眼识界,所以,虽“见”却不能用“看”来形容。他之所以了解五蕴皆空,乃他的般若力主动照透五蕴的结果。《心经》译者唐玄奘,显然是位既有甚深境界又有文字造诣的大师,他没把“照”翻译成“看”,很了不起。

我们下面再谈“般若”与“思考智”的差异。

“般若”和“思考智”的差异,比“般若”和“美善智”的差异大得多。如果说“般若”是立体智慧,那么“思考智”还当不了平面智慧,只能算是线性智慧。我们思考的程序,可被看成是时空界中一个点的移动轨迹。从一个问题点开始,逐步地、合逻辑地向前推进,而终止于答案。这种模式有点像一连串的知识串珠,像“点”的动态发展。而“般若”则无需推理,直接地及物而全体照透,“结果”正如禅家悟者所说“当下即是”。

举个例子来说吧。例如要了解水中的游鱼,思考智就会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前看后看,最后依据综合观察得出一个答案。“般若”则不若是,“般若”以直接照透的方式,使自己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的鱼。结果,不但鱼儿的里里外外都很明白,而且也知道鱼儿的生机动态,乃至“鱼情”呢!这里顺便提出一个有趣的记载,来比较一下“得般若”者和“未得般若”者在境界上的差异:有一天,庄子与惠施(思辩皆强的人)同游于濠水的桥上。下观水中游鱼,庄子突然说道:“这些鱼儿真快乐呀!”惠施听了立刻接口说道:“你又不是鱼,你怎知鱼儿快乐?”想来惠施对自己的问话感到满意,因为它十分合“理”。想不到庄子却回答说:“你又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是的,智力不同类,境界有高下嘛!

前面已谈过了般若的种种,现在来谈一下般若的“深广度”。般若从浅到深,从狭到广,有很多层次(未必有明显的分界)。初得般若者,犹之乎一个奔向无际大海的人,方才达到海边,打湿双足而已。禅宗最讲究“悟”(得般若为悟)的法门。一般人以为“悟”就是“想通了”,实乃大错特错,因为这是以思考的概念去理解“悟”,而了解禅悟的人,又误以为一悟就了事的也非少数。其实,初悟在禅道上只是一个上达的开始,相当于入了上达之门;而不悟者,始终是个门外汉。禅门中初悟后还有若干次小悟。小悟圆后又还有若干次中、大悟。中、大悟圆后才能彻悟。对彻悟了的人,我们称之为“大觉者”或“佛陀”。而整个上达的行程,从初悟到彻悟,不是我们一生、十生,乃至数百生所能完成。至于有些禅门悟者,一开悟就显得相当有深广度,那是因为今生之悟并非初悟的缘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