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

动物主持的集中营

我和你们一同分享很多事情的机会,被命运剥夺,而我得到了其他。

28个月罪有应得的囚徒生活,除了被国家机器改造得觉悟猛增外,就是催生了你们将看到的这些文字。

这部小说,最初以“哥们儿狱中生活”的名字在几家网站连载,边写边贴,前后用了半年时间,当我尚未完成初稿时,眼疾手快的盗版商们也蜂拥而上,分别假借内地几家出版社的英名,把一部还没有定稿的作品滥行于市,让我痛并尴尬着。

盗版对我和读者的最大伤害,就是可能引导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误读,当我准备修订这部小说时,我早已醒悟:自始至终,我并没有“揭露”和“控诉”什么的险恶用心,那于我于读者都是一种幼稚和孱弱的表现。我觉悟到我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表达,这种觉悟最终催生了“四面墙”这几个字——我企图用我的故事支撑一个残酷的喻体,一个让我和其他人都无法超越的喻体。

其实,当我还是一个囚犯的时候,好多事就已经让我有个奇怪的联想:被“四面墙”囚困的,不仅是我们这些违法分子,那些在阳光里歌唱、劳动、享乐以及逍遥做恶的人们,又何尝能逃离一堵堵有形无形的障蔽呢?那些可见不可见的墙,那些成文的不成文的法,在他们的周围筑起了重重的障碍,使他们的“自由”显得可怜可笑。

我想他们或许还不如这些囚犯清醒,至少囚犯们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处境,而他们,却迷惘地在广大的世界里,奔突在那些透明的围墙里,他们经常在不自知的前提下犯规,尴尬、困惑、被嘲笑、被鄙视、被遗弃甚至发疯。

囚犯知道自己的期限,而他们不知道。

囚犯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而他们往往踌躇于此生何为。

就象我无意靠玩味自己的伤痕取悦于人,我也不能用繁琐的话语来表达我的心情,“四面墙”本身给我的压抑已经太多,象网友木灯兄所概括的,四面墙中困厄一人,实乃“囚”字,一切奔突皆成无奈。而语言具有同样功效,语言仿佛藩篱,所有思想,一经言传,便已丧失它的本真,惟有“感悟”,可超越“交流”。我们所见闻的一切形式的文本,都是被作者修饰、过滤后的结果,一切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技巧都是“世界本真”的规范者、矫饰者和奸污者。

所以,拒绝表达,这一点永远是智者的不二法门。

我们,在这里发表和窥看的我们,都是智者以外的人。我们是一些不怕上帝发笑而做着思索状的凡夫俗子。

《四面墙》赖以存在的蓝本,就是一个凡夫俗子的极端生活,他所亲历亲闻的囚徒生涯。

“上卷”的场景是看守所,关押“犯罪嫌疑人”的地方。这一部分侧重于描写“心理裂变”的过程,并试图通过看守所这个特殊的视界,影射人和环境的苟合过程。

麦麦这个平凡的小人物,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知识分子,被“讲哥们儿义气”的“江湖流毒”所害,突然被投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牢笼,面对一群获罪于强奸、抢劫、杀人、偷盗的嫌疑人,面对一幕幕陌生、残酷、压抑、乖戾变态的场景,他的心灵将受到怎样的震撼、历练?他又将如何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在一切残暴、狡黠、无聊和明争暗斗的场景背后,如果一定要谈意义,我只能说,我在上卷里想表达做人的悲哀和无奈。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