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诺在《文字的故事》里这么说:“人站高处,会忍不住驻足而望,这好像是某种人的本能,也因此,几乎每个此类的观光景点都会设置瞭望台什么的,甚至投币式的望远镜,看得更远。”然而还没站上那个位置,望远镜又有什么用呢?《圣经》里的《雅歌》是这么写的:“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若不是心甘情愿,只是在一个因时适造、因地制宜的制度下,变成强迫中奖要你买单了,最初的精神也就变成某种天方夜谭,而教育也就成为一种神话了?
但我想起《倚天屠龙记》里面一段故事,少林空见神僧为化解金毛狮王谢逊的杀业,不惜以性命相殉,身受谢逊一十三拳。他死前有个心愿:“但愿你今后杀人之际,有时想起老纳。”或许我应该相信这一切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在流动的时间中事物的真相会依次显现,那时我们种下的种子不曾死去,如此,追寻就有了意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这么说:
所谓的老师 并不是一个知道怎么去教未知者的人,而是可以把学生心中的某种问题,重新再创造出来弄清楚,以此为工作的人。
他们所专擅的事情是把人们心中压抑着,阻碍对真知更了解的各种力量,将之破坏。这就是为何老师要比学生问更多问题的理由。
《为什么孩子要上学》
等到站在高岗上,面对天地广漠,想看得更远的时候,他们就会知道了。
延伸阅读
唐诺《文字的故事》
大江健三郎《为什么孩子要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