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神秘的东北二十四块巨石阵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考古历史学家们先后在俄罗斯滨海区、朝鲜的平壤、中国的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区发现了二十多处诡异的二十四块巨石阵。这种巨石阵由二十四块巨石构成。巨石的石质均为玄武岩,巨石阵分三行,每行八块,每列石块的长度均为十米左右,行距为三米。石块的顶面较为平整,直径大约为米,有明显人工打磨和加工的痕迹。千百年来,这些巨石阵广泛散落于民间荒野,风吹雨打,执著地延续着一个古老隽永的秘密。

其中,敦化市“江东二十四块巨石阵”,因其留有比较多的人类文化信息而在国际考古界最为有名。从吉林省敦化市到黑龙江省宁安上京龙泉府这一段一百五十多公里的路上,共发现了十处二十四块巨石阵,平均每十五公里一处,这里的巨石阵约占总数的一半。

时至今日,已经有证据表明,这些遍布东北地区的二十四块巨石阵,成形于千年之前的一个璀璨国度——古渤海国。二十四块巨石阵因其分布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形状之诡谲、史料记载之稀缺而让国内外专家大为困惑。其神秘程度令人咋舌,研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英格兰索尔兹伯里太阳神庙巨石阵。

关于二十四块石的用途,众说纷纭,甚至有人把它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阵法相提并论。目前学术界和民间大体有七种说法。

第一是停灵说。渤海国在外地的王室贵族死后回归祖坟的灵柩途中临时停灵的建筑物。这种说法是把敦化六顶山古墓群视为王陵为前提的。但缺乏逻辑和证据。

第二是祭祀说。祭祀神灵和祖先以及战争,是中国古代的两件大事。根据中国典籍的记载,渤海人对祖先的敬重与亵渎是相当矛盾地并存着,体现了死人必须为活人生存服务的理念。春夏之际死了人,渤海人不但会入土起冢,而且还在“冢上作屋”;然而,秋冬死的人,尸体被切成小丁,以引诱野兽,获取更多的猎物来保证生存。上古祭祀主要用“人祭”和“动物祭”。建设庙宇等固定场所的祭祀,是社会进步到相当程度以后的事,因此,把二十四块石看作是祭祀场所的遗址,是以今度古,缺乏充分的证据。

第三是驿站说。所谓驿站,是指中国古代国家传递公文的站点。驿站是国家的行政机构,不接待民间的人和事,专为公差服务,负责养马、做饭、住宿等。因此一般都坐落在“官道”附近,而且小的站点也有五六个人员编制,中枢的驿站如敦化额穆驿站,曾经有二十多个正式编制,还有一定的临时工。从驿站的功能看,二十四块石遗址建筑面积小,且四周没有围墙,住宿不便,从距离上又显得过密。总之,驿站说还是没有充分的依据支撑。

第四是商兵东进标志说。殷商时期军队行军作战的指路标志。渤海地方曾经是商朝流放政治犯的地方。商纣王沃甲把他的亲哥哥箕子流放到渤海地区就是有力的佐证。但是,没有典籍证明商朝时渤海地方曾经发生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指路标志也用不着这么大的建筑,只要用一些自己认得的标志就可以了。这种说法缺乏根据。

第五是仓廪说。即二十四块石是装东西的一种仓库的基础石。

第六种是一般建筑物说,即为当时的民房、住房等。

第七是风干室说。二十四块石顶上的建筑有盖可以防雨,四面虽然没有砖墙,但可能会有木制围墙,底下用木头铺陈,形成一定高度,既可以透风,又可以防鼠类动物侵犯,四周用树枝编成的篱笆作墙,这种墙遮光透风。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二十四块石的功用就是风干室,这种说法同样缺乏根据。

渤海国二十四块巨石阵遗址的功用,目前的这些说法都缺乏足够的依据,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