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不同的成长阶段(2)

其实原因很简单,有些大学生上课只听讲不思考,仅仅依靠听讲是不能使人成熟的,只有在实践工作中不断锻炼,积累经验,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由于大学是学生的最高学府,这里的学生一定是智力出众,才华横溢的人,于是很多心理学家都给予大学生广泛的关注。但是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心理研究的深入,出现一种与之相反的认识倾向,认为教育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大学,而是0~6岁。这段期间是智慧形成的阶段,也是人的心理定型的阶段,并且这个时期对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这种观点改变了人们对0~6岁孩子漠不关心的状况,人们开始创办各种各样的幼儿园,从而对孩子进行教育。

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从无到有,充满无数奇妙变化的过程。虽然人类无法决定自己的成长过程,也不能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人类可以对发展过程进行研究。

和其他动物的婴儿期相比,人类的相当长,这是为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新出生的婴儿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不知道,可是经过一年以后,就什么都知道了呢?心理学家对此非常感兴趣,对新生儿进行研究这一个新领域的出现,激发了人们丰富的想象,新生儿身上拥有的那种创造性的潜能更是人类过去不了解的。

如果以为不满1岁的婴儿除了睡觉、哭闹外,什么也不会的话,你就错了。在婴儿降临到世界的第一年里,他们的语言发音器官不但发育完善,而且掌握了语言,学会了说话。此外,在这段时间里,储存身体发育需要巨大能量。这股力量悄悄地发生着作用,最终形成他们奇妙的内心世界。

婴儿的大脑潜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而这些创造活动都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无意识状态下的头脑有着大智慧。正是无意识智慧的帮助,婴儿才能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知识。那么婴儿是如何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知识的呢?事实上,周围事物唤起婴儿的热情,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于是,婴儿与环境就形成了一种互动。换句话说,婴儿不是通过大脑来获取知识,而是通过天赋本能、心理能力来直接吸取知识的。

婴儿周围有上千种声音,为什么他们却只学到了人类的声音?原因很简单,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印象深刻的事物我们才不仅不会忘记,而且还愿意学习,随之融入其中。比如在听音乐的时候,人们脸上的表情会随着音乐的旋律而发生变化,除此之外,头、手、脚也会跟随着节拍活动。同样的道理,在周围那么多种声音之中,婴儿只学习人类的语言,说明人类的语言给婴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还特别强烈,这就促使婴儿对它产生热情,在内心引起情感共鸣,进而促使他们发出与之相同的声音。婴儿在无意识中受到周围声音的感染,尽管人们很少看见他们的舌头、脸颊在动,但是,正是在这种静默之中,婴儿的每个器官都在学习发声。

婴儿的第一件大事是学习说话。

婴儿学会了听声音之后,下一步就该学习说话了。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任何声音对他们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可是过不了多久,他们不仅学会了一些词语,知道了其中的含义,还掌握了句子和语言结构,于是听懂了人们说话,明白了人们说话的意思。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掌握语句的顺序对理解语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玻璃杯的位置在桌子的上面”,词语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句子的意思,表示玻璃杯的位置在桌子的上面。如果把语言顺序颠倒,说“上面桌子在玻璃杯”,人们就很难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假如一个地方没有学校和教师,没有图书馆和书籍,那里的人也不知道学习是怎么回事,整天过着悠闲的生活。然而却在无意识中学会了每一件事,掌握了所有的生活知识,他们却丝毫没有感到学习的负担。你们肯定会觉得我是在说梦话,其实这样的生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婴儿的生活和学习中。

我们知道识记某件事情需要记忆力,可是,处于婴儿期的婴儿没有记忆力;还有,婴儿也不具备理解语言顺序对含义的影响的推理能力,那么婴儿的认知力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就是前面说过的那样:婴儿不是通过大脑来获取知识,而是通过天赋本能、心理能力来直接吸取知识的,婴儿有着与成人不同的学习方式:成人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外界知识,然后把接受的这些知识传输进大脑,在大脑中把这些知识再储存起来,就像往花瓶里灌水一样。成人与知识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婴儿在学习中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他们学会了自己的语言,依靠心理能力获取知识,知识不仅进入大脑,而且还促成大脑的发育,建立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知识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这时候婴儿的心理被人们称为“心灵具有吸收力”。

婴儿这种独特的心理能力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想象不出来,但是,这种能力的优势却非常明显。如果我们成人也有这种能力,那么就可以像吃饭、睡觉一样轻松地学习知识了。

婴儿学习的另一件大事是动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