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于秩序非常敏感,他们总是看到外界秩序之后才了解外界的环境,然后才能了解自身和外界的关系。这种对秩序的敏感在儿童1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来,并持续到2岁左右。但是孩子们的这一能力却很少能够引起大人们的注意,成人普遍认为孩子天生没有秩序感。
成人总认为自己有秩序感,成人喜欢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挪动家里的物品,但是却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在对秩序敏感期间的孩子看来,周围环境的微小改变都会影响到他的心情。如果是混乱的环境,更让他心烦意乱、痛苦不堪。他表达自己痛苦的方式就是喊叫和大声哭泣,这样长时间的情绪激动,很容易变成一种疾病。这种对外界的敏感至少是阶段性的,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孩子的这一时期,是人类成长过程中最重要和最神秘的敏感期之一。
但是,成人却认为孩子的秩序感是混乱不堪的。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认为呢?孩子与成人生活在一起,成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变环境时,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也就是说,这个生活的环境并不是属于孩子的。对于孩子来说,成人是环境的主宰,孩子无法指明他在环境中的位置,他只能通过大喊大叫或者哭泣来发泄心中的不安与不满。无论成人怎么去安慰,他总是固执地按照自己的心情哭闹。成人不能去理解他,只能将这种现象当成是孩子任性的表现,这样的情况常常发生。其实,这种早期的任性行为正是敏感期的影响所致。那么成人应该如何去察觉孩子心里的秘密?孩子又怎样用心灵去展现他的秘密呢?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难题。
我想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有一个妇女生了个女婴,在女婴6个月大的时候,妇女的朋友来看望她们。这位朋友走进了婴儿室,把手中的阳伞放在了摇篮旁边的一张桌子上。躺在摇篮里的女婴开始显得很激动,她一直盯着桌子上的阳伞,脸上显示出不安的神情。盯了很长时间,婴儿开始大声哭泣,那位朋友以为小婴儿喜欢那把阳伞,就把伞拿下来给她。但是婴儿并没有接受,反而越来越激动,哭得更加厉害了。这就是孩子早期表现出来的任性行为。此时朋友束手无策,孩子的母亲走进来了,把阳伞拿走放到了隔壁的房间,孩子马上就平静下来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女婴痛苦的原因是那把阳伞。阳伞放在桌子上,原有的物体位置被改变了,这严重干扰了女婴脑子里记住的房间秩序,每一件物体在她的脑海里都有固定的地方。
我还想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我亲身经历的。有一次去旅游,我和一群游客一起走过那不勒斯的尼禄岩洞。游客中有一位妇女领着自己1岁半的孩子,孩子太小,不能独自走过这个岩洞,那位妇女只能抱着孩子往前走。走了一会儿,妇女就累得满身大汗。她把身上的外套脱了下来并挂在手臂上,然后再抱起孩子。这时候,孩子突然哭了,而且哭得越来越厉害。母亲很着急,想尽办法想使孩子安静下来,可是都无济于事。母亲筋疲力尽,越来越烦躁。游客们也努力帮这个母亲安慰孩子,他们将孩子抱来抱去,但是孩子却越来越激动,此时的孩子任性到了极致,几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看着哭闹的孩子,我想,他的这些反应应该都是有原因的。于是我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我走到孩子母亲身边,并对她说:“夫人,我帮您穿上外衣好吗?”那位母亲非常不解地看着我,由于这时她依然很热,因此不愿意把衣服穿上。不过在我的要求之下,她还是听了我的话把外套重新穿上了。这时,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孩子立刻就不哭了,他嘴里不停地重复说:“妈妈,衣服。”意思是想告诉母亲外衣应该穿在身上,而不是挂在手臂上。这时,孩子又伸手让妈妈抱了,似乎感觉现在大家终于知道自己的存在了,他又变得开心起来。整个旅行也在愉快中结束了。原来在孩子的心里,母亲脱下外衣意味这身上固有的秩序突然混乱,原本的物品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变得不和谐,造成了孩子认知的障碍。只有将这种错误纠正过来,孩子才能重新平静下来。
还有一个我亲身经历过的例子,这个例子对我非常有启发。我曾经到过一个家庭,女主人那天身体不适,半躺在客厅里的沙发上。女佣为了让她舒服点,便给她拿了两个靠垫垫在了她背后。这时候,女主人20个月大的女儿走过来了,她想听妈妈讲故事。母亲虽然身体很不舒服,但是也不想扫女儿的兴,她只能强打精神给女儿讲故事。小女孩听得津津有味。但是过了一会儿,母亲实在觉得很难受,无法再继续把故事讲下去了,于是她让女佣扶着她到房间里休息。这时候小女孩突然大声哭了起来,所有的人都以为她是在担心母亲,都过去安慰她。当女佣想将沙发上的靠垫拿到卧室时,女孩大声叫了起来:“不拿靠垫!不要拿!”似乎是希望能将靠垫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人们将小女孩哄到了母亲的房间里。母亲看到女儿这么难过,以为她想将故事听完,于是她只好坐起来,给女儿讲完故事。可是小女孩依然满脸泪水,此时的她对故事已经不再感兴趣,只是流着眼泪不停地说:“妈妈,沙发。”故事虽然是一样的,母亲、靠垫、沙发的位置全都改变了,在不同的位置讲同一个故事,这一切都造成了小女孩的心理难以接受的强烈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