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迈出的小脚(1)

许多动物有一种本能,那就是照顾自己的幼崽适应环境。比如当母象将小象带入象群中时,这些成年大象就会放慢脚步,适应小象的步伐。当小象累了停下来的时候,象群也会停下来等它。

人类也同样如此。有一次,我看到一对父子,父亲带着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在散步,于是我便观察他们。小孩子走累了,便停下来,抱住父亲的腿玩耍。父亲也停下脚步,站在原地微笑地看着孩子。等孩子玩耍结束后,两人又慢慢地向前走。过了一会儿,这个顽皮的孩子又在路边的长凳上坐下了,父亲就在一旁等着他。

整个过程看上去自然而和谐,这对父子散步的方式实际上是最佳的,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孩子学习利用双腿动作协调地向前行走。

人类与许多动物一样都是有四肢的,但是人类依靠下肢而不是像其他动物那样靠四肢的力量行走。比如猴子的前肢长而有力,可以在行走时支撑地面。人类完全依靠两个下肢建立起平衡性,支撑整个身体的运动。动物行走时,总是向前抬起对角的前爪和后爪,并让另外两只爪着地,它们的身体总是有两个支撑点。而人类只用两只脚交替行走,只有一个支撑点。行走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同时也需要人的主观努力。

心理学家发现,动物是本能地学会行走,而人类是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掌握这项基本技能。刚出生的动物大多都能立刻行走,而刚出生的婴儿却是一个无行动能力的人,必须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才能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生理学把掌握行走的能力看作人正常成长发展的基础。然而人类行走的能力不是在等待中获得的,而是在“行走”中获得并发展的。孩子要在他的器官想要协调大量运动的时期进行基本的行走练习,才能建立人的平衡性和实现最困难的直立行走。

父母总是怀着无限的喜悦迎接孩子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这一步意味着孩子战胜了自然,意味着孩子重大的人生转折——从一个时刻需要帮助的人,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孩子长到大约1岁时,就会开始行走“练习”。这时候的孩子对学步有着难以抑制的冲动和勇敢,他们总是冒冒失失地想向前迈步,就好像一个勇敢无畏的士兵,冒着危险冲向胜利。正因如此,父母总是担心孩子,时刻保护他免遭危险,殊不知,这样做反而给孩子造成了阻碍。

许多家长在带孩子外出的时候,总是把孩子放在小推车里推着走,即使孩子的下肢已经变得很强健,能够走路,他们也不放心让孩子自己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究其原因,孩子的步伐要比成人的小,长距离的走路使得孩子没有足够的耐力坚持下来,而成人也不放弃自己走路的节奏来迁就孩子。成人名义上是在照顾孩子,但是却很少去适应孩子,实际上总是孩子在适应成人。孩子被放在了小推车里,按照成人的步伐被推着前行,而孩子当时的心理则完全被忽略了。等到了目的地后,比如一个漂亮的公园,成人停下来,才会把孩子从小推车里抱出来,放在草地上,而且还会时刻注意孩子,生怕他会摔倒。成人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避免孩子发生各种意外。然而这样做,却忽略了儿童生活中的其他根本需要。

成人走路是为了某种外在的目的,他会用稳健的步伐按照自己的目标直径前行。而儿童则不同,他们行走是为了完善自己的能力,目的是实现他自身的创造性,他们走的时候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节奏,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周围的事物不断吸引着他们和推动着他们向前迈步。这个时候,成人如果试图去帮助他,他也许就会放弃自己的步伐节奏和最终的目的。

生理学家发现,儿童在1岁半到2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独自走几千米的路,而且能够克服障碍,比如走台阶和上坡。我认识一对父母,他们有一个1岁半的儿子。每年夏天,他们都去海边玩。从家到海边,他们要沿着山坡往下走1500米的路。这段路很陡峭,不适合推着小孩的小推车走,但如果把孩子抱着走又实在太累人了。后来,这个可爱的小男孩为父母解决了难题——他自己走完了这段路。一路上,孩子慢慢走,还不时地停下来看看路边的野花,或者坐在草坪上。有一次他停下脚步看路边草地上的一只驴吃草,足足看了15分钟。走完这段艰难的路程,孩子并没有像大人担心的那样产生疲倦,反而非常开心。就这样,孩子每天沿着那条长长的路上山下山,乐此不疲。

读书导航